想起了曾经看过的小人书——《鸡毛信》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5 03:54 1

摘要:当各军兵种方阵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地从主席台走过,当23个装备方队联合编组隆隆驶过天安门,当多款新型洲际导弹惊奇地出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当歼-20S、无人僚机等新型战机从头顶轰鸣飞过,当无数只和平鸽欢叫着飞向远方,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电视机、网络上观看的人,都被

当各军兵种方阵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地从主席台走过,当23个装备方队联合编组隆隆驶过天安门,当多款新型洲际导弹惊奇地出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当歼-20S、无人僚机等新型战机从头顶轰鸣飞过,当无数只和平鸽欢叫着飞向远方,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电视机、网络上观看的人,都被震撼了,震撼成自豪、骄傲,震撼成豪气、豪情。

远在台湾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感叹,中国大陆今天展示军力,并非炫耀武力,而是要让全世界了解,中华民族绝对有自卫能力。他说,80年前中国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现在没有任何人可以再随意欺负中华民族,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愿。

虽然宋楚瑜先生没有洪秀柱女士那样的精神和勇气,没能亲赴大陆观看阅兵,但是,从他的这番感叹中也不难看出,他被大陆强大的军事实力深深感染了,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也油然而生。

不错,80年前,如果中国也有今天这样的强大军事实力,谁敢欺负中国,中国人还怎么可能被侵略者杀戮,日本侵略军还怎么敢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作威作福,那些本应在学校读书、本应无忧无虑的少男少女,也就不需要加入到抗战的行列之中,不需要面临被侵略者伤害、杀害的风险。

对于上世纪60年代生人的我们来说,没有直接经历过那场战争,没有直接面对侵略者的种种危险,也没有能够直接为赶走侵略者出力。但是,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正面的,是各种各样的英雄故事,并在故事中一次次地被感动、被感染、被教育。于我而言,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手里只有两本小人书和半本小说。两本小人书是《鸡毛信》和《小兵张嘎》,都被翻了几百遍,已经破烂不堪,所幸都不缺页。半本小说,名叫《野火春风斗古城》,主人公金环、银环,至今历历在目。也正是看了这半本书,让我在六、七岁的时候,就知道了吕正操将军的名字。

两本半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也是一直印刻在心里的,还是《鸡毛信》。这本小人书,看的次数也最多,一年365天,至少要看200遍。也不是知识贫乏,而是生活贫乏,没钱买更多的书。半本《野火春风斗古城》,也是别人送的。为此,我还送了人家两篮子羊的草料呢。

《鸡毛信》讲的是儿童团团长海娃的故事,他在接受了民兵中队长,也是父亲的送“鸡毛信”任务后,就赶着羊群踏上了征程。

从遇到鬼子,到把“鸡毛信” 绑在了一只羊的尾巴下面,再到从鬼子中间跑出去送信,最后把信送到八路军张连长手中,炸毁了鬼子的炮楼,夺回了被敌人抢走的粮食、物资,还活捉了鬼子的头头“猫眼司令”。整个过程看起来一气呵成,实则充满凶险,不仅表现了海娃的机智勇敢,也表现了海娃父亲的家国情怀。

我不禁在想,假如80多年前的中国,能像今天这样强大,海娃的父亲还要把危险交给一个孩子吗?海娃还要与鬼子斗智斗勇吗?海娃能不坐在课堂读书吗?海娃们能不一起玩耍、娱乐、看电视吗?

是的,中国就是在无数的海娃、无数的海娃父亲肩膀上站立起来的,也是在无数像海娃、海娃父亲一样具有爱国之心的人的肩膀上富起来的。阅兵现场展示的各种装备、力量,更是在无数像海娃、海娃父亲那样不断进取的人的肩膀上强大起来的。

当《鸡毛信》变成波段、变成符号、变成数据、变成意念,进入到肉眼无法感知的空间,速度、效率确实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危险和风险则比把信绑在羊尾巴下面还要大,今天的海娃们,恐怕更加无法轻松下来,更要像当年的海娃一样,胆大、心细,机智、勇敢,还要增加一份缜密与想象,不然,也很难在现代战争中掌握主动权。

不错,社会早就告别了“鸡毛信”时代,但是,“鸡毛信”蕴含的精神、责任、情怀,不仅不能告别,而且要更加坚定、更加执着。因为,敌人并没有消失。他们不一定敢来欺负中国,但不一定没有欺负中国的心。只要还有欺负、侵略他国的人,作为中国人,防范和防备之心就永远不能放弃。

来源:谭浩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