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智库最新在华进行的民意调查发现,中国公众对于自己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有着压倒性的支持,这与美国公众现在对于参与国际事务的相对消极态度形成鲜明对照。美方分析认为,中国公众对于参与国际事务的热情,源于他们对中国在国际上地位提升的信心。
美国智库最新在华进行的民意调查发现,中国公众对于自己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有着压倒性的支持,这与美国公众现在对于参与国际事务的相对消极态度形成鲜明对照。美方分析认为,中国公众对于参与国际事务的热情,源于他们对中国在国际上地位提升的信心。
中评社报道,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和卡特中心于今年4月到6月间在中国进行的民意调查,为了解中国公民如何看待中国的全球角色和外交政策提供了难得的窗口。
调查表明,中国民众对本国作为全球大国的地位充满信心,而且普通中国民众对于本国继续参与全球事务的兴趣令人瞩目。这与近期针对美国公众意见的调查呈现出相反的趋势。调查结果显示出民众有可能支持北京塑造有利于中国的世界权力格局的愿景。
这个调查结果发布之时,正值中国举办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和北京九三胜利日大阅兵。在特朗普对全世界发动“对等关税”的贸易战,并表现出轻视盟友、霸凌小国的倾向之际,美国精英对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影响力,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可能被改变的焦虑感更加深刻。
调查发现,九成中国人支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积极角色。90%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如果中国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将有利于中国未来的发展。
这与美国公众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在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过去 50年的调查中,美国公众支持美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最高比例为 71%,出现在2002年“九一一”事件之后。2024年,仅有56%的美国人倾向于美国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比例之一。
美方调查者分析认为,中国人参与国际事务的热情一部分源于他们认为中国是世界上的主导力量。过去四十多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其技术独立性和全球影响力,尤其是通过贸易伙伴关系和发展援助项目,如“一带一路”倡议,增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北京在联合国、世界银行和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中也颇具影响力。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97%)都认为中国在世界上处于强势地位,并且认为中国在未来五年内会进一步增强其地位(95%)。
当被问及是什么让中国如此具有影响力时,中国人大多认为是他们的军事实力(79%)、技术和创新(76%)、经济实力(73%)、中国文化(66%)是中国如今如此有影响力的最重要原因。
这个结果似乎通过最新的北京大阅兵得到了印证。中评社记者发现,美联社3日在YouTube平台上对北京大阅兵进行的全程现场直播视频,到目前点阅已近150万,下面的近1.2万各国网民评论几乎一边倒地说中国好话。
调查发现,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高涨。美方调查者称之为“民族主义在中国依然盛行”。调查称,至少九成中国民众支持“民族主义”诉求;中国民众逐渐认同“中国例外论”理念。七成中国人认为,他们的国家具有独特的特质,使其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69%)。
多数中国人倾向于共享全球领导权,但许多人更希望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调查发现,48%的中国受访者倾向于让中国在全球发挥共享领导作用,41%认为中国应占据主导地位。女性和长者更倾向于支持中国发挥主导作用,年轻人和高学历者更主张中国应是共同领导者。不管如何,绝大多数中国人支持国家对于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倾向于通过联合国等多边国际机构开展合作。
96%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对于影响全球政策非常重要(68%)或有点重要(28%)。而且中国人似乎并不认为全球问题的解决应当完全由中国来主导:绝大多数人(77%)认为,中国应当更愿意在联合国框架内就全球问题做出决策,即便这意味着中国有时不得不在并非自己首选的政策上做出妥协。
中国民众对国际新闻和时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65%的人表示感兴趣),这些人更有可能支持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积极角色,但这种偏好在整个公众中都很普遍,对世界事务的关注似乎并非塑造中国外交政策态度的决定性因素。
美方调查者指出,鉴于中国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取得的进步,中国公众已经意识到本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中国公众普遍支持北京推进其国际议程。当前美国政府决定减少全球参与和退出国际机构的举措,可能会有助于提升北京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即便这并不能填补美国退缩所留下的所有空缺。
来源:美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