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文化市场的多元业态遇上精细化治理需求,如何在严守底线与服务发展间找到平衡点?徐汇区文旅局执法大队给出了答案。作为守护区域文化、旅游、体育等八大领域市场秩序的“卫士”,这支队伍近年来以“法度、力度、速度、准度、温度”为核心的“五度工作法”,在执法实践中交出亮眼
当文化市场的多元业态遇上精细化治理需求,如何在严守底线与服务发展间找到平衡点?徐汇区文旅局执法大队给出了答案。作为守护区域文化、旅游、体育等八大领域市场秩序的“卫士”,这支队伍近年来以“法度、力度、速度、准度、温度”为核心的“五度工作法”,在执法实践中交出亮眼成绩单——连续获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先进单位”,2023年业务考核位列全市第一,2024年“扫黄打非”考核全市榜首,多起案件入选全国、全市典型案例,用创新治理绘就文旅执法新图景,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筑牢法治屏障。
检查门店(资料图)
某娱乐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从某毛绒玩具有限公司进货60件“草莓熊”系列形象侵权复制品,并摆放至娃娃机内供顾客以投币的形式进行抓取,该公司在未取得权利人许可的情况下,销售使用了上述侵权商品。
2024年3月,执法人员接到权利人投诉后立即展开调查,将现场发现的“草莓熊”形象毛绒玩具全部予以扣押。经权利人委托机构辨认,确认均为侵权复制品。结合上述认定报告和当事人提供的相关证据,本案执法人员认为此涉案毛绒玩具与权利人公司创作的“草莓熊”作品及正品玩偶已构成实质性相似,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第一项的规定,已构成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行其作品的行为,扰乱了文化产品市场的竞争秩序,构成侵权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对当事人依法予以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作出警告、没收侵权复制品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
这起案件的处置,正是大队以“法度”筑基的生动写照。聚焦内容安全、市场秩序、未成年人保护、产权保护等关键领域,大队构建全领域风险防控矩阵,用严格执法守护清朗文化生态。优化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大队以法治化加快构建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监管体系,通过加大著作权保护力度和相关法律政策的普法广度,打造徐汇“近悦远来”特色营商环境名片,营造全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氛围和经营者的守法意识。
以“力度”强监管,织密市场治理网络“吊销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2023年,徐汇区某影院因放映未取得公映许可证的电影,收到了上海市电影行业首张“吊销执照”罚单,这一重磅处罚在行业内引发强烈震动。
该案源于群众举报,案情复杂且涉及政策界定难点——涉案影片是否属于“需取得公映许可证”范畴,一度成为案件推进的关键。大队迎难而上,将问题层层上报至中宣部国家电影局,最终获得明确批复。从立案到办结,历时近一年,执法人员反复核查证据、固定事实,最终依法作出顶格处罚,为全市影院行业划定了清晰的法律边界。
检查旅行社(资料图)
这样的“力度”,来自监管模式的不断创新。结合涉企行政检查改革,大队推行“亮码执法”流程,将“双随机”抽查与分级分类监管深度融合,提升跨部门联合检查效率。“过去企业可能一年接待多次不同部门检查,现在联合检查一次搞定,既减少了对经营的打扰,又能形成监管合力。”大队执法人员介绍说,如今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格局逐步完善,市场韧性显著增强。
“1.5万点赞的‘辱华’质疑,必须快速回应!”今年初,徐汇区某艺术中心展览突然陷入舆论漩涡——社交平台上,有网友质疑境外艺术家指导模特在眼角贴瘦脸贴的装扮,暗指“眯眯眼”,涉嫌歧视亚裔,相关话题迅速发酵。
大队网络巡查人员发现舆情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执法人员半小时内抵达现场,调取监控、询问场馆负责人,快速还原事实:所谓“争议装扮”实为艺术家的创意设计,并无恶意,但在传播中引发误解。考虑到年轻群体对这类话题的敏感度,大队当即督促艺术家发布澄清声明。次日,艺术家公开致歉,及时平息了舆论,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
巡查艺术品展览(资料图)
“舆情处置就是与时间赛跑,慢一步可能引发更大风波。”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文化领域舆情突发性强、传播快的特点,大队建立“快速监测—精准研判—稳健处置”的全流程机制,在多起应急事件中抢占主动权,守住文化领域安全关。
“从‘被动接诉’到‘主动发现’,大数据让执法更精准!”2023年,大队凭借智慧监管系统,成功查处一起“屡犯”的无证营业性演出案,该案还入选了文旅部2024年度典型案例。
案件始于一则举报:上海某餐饮公司在经营场所举办歌手陈某的演唱演出,却无法出示《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执法人员通过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巡查,确认演出事实后立案调查。但他们并未就此止步——结合智慧监管系统数据,将该场所的网络监管优先级提升。一个月后,系统再次捕捉到该公司未经许可举办演出的线索,执法人员迅速固定证据,对两场演出并案处理,依法从重处罚,后续通过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有效遏制类似事件发生。
开展扫黄打非巡查(资料图)
这背后,是大队依托文化市场智慧监管系统构建的“信用评价—风险预警—执法决策”闭环。通过归集全区文旅经营场所数据,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行业风险,问题线索发现率大幅提升,实现了从“事后追责”到“未病先防”的转变,让执法更具针对性。
“处罚不是目的,帮助企业合规经营才是初衷。”2024年,大队查处两起旅游企业无证经营案时,并未简单“一罚了之”——涉案企业产品质量合格,仅因法律知识不足、信息渠道有限才触碰红线。
执法人员创新采用“教罚结合”模式:一方面,详细解读《旅游法》等相关规定,帮企业排查经营中的违法风险,引导其端正经营理念;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在办证过程中的疑问,手把手指导政策解读、线上操作流程。更暖心的是,大队还协助其中一家企业完成徐汇区旅游市场首例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目前该企业的旅游经营许可已进入办理流程。
现场监管上海体育场演唱会(资料图)
“刚柔并济才能让执法更有温度。”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大队始终践行“监管与服务并重”理念,打通政企沟通平台,年内已帮助多家文旅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包容审慎的执法理念贯穿全过程,为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暖流”。
从“法度”的刚性约束到“温度”的柔性关怀,从“速度”的应急响应到“准度”的智慧赋能,徐汇文旅执法“五度工作法”正重塑文化市场治理新格局。如今,在徐汇这片法治化、国际化、人性化的沃土上,执法大队与文旅企业携手共进,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持续贡献“徐汇力量”。
编辑: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来源:上海徐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