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重贵这“孙子”又不乖了,整天调皮捣蛋,跟“爷爷”耶律德光打嘴仗。最终,耶律德光烦了,御驾亲征扬言要灭了后晋。
944年,历史给了南唐一个利好消息。
——石重贵这“孙子”又不乖了,整天调皮捣蛋,跟“爷爷”耶律德光打嘴仗。最终,耶律德光烦了,御驾亲征扬言要灭了后晋。
契丹大兵一到,北方局势立刻紧张起来。
但对远在南方的南唐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趁着北方乱成一锅粥,唐二主李璟当即发兵入侵了闽国。
在中原武力排行榜中,南唐军属于“战五渣”,但打一个类似原始部落的“闽国”绰绰有余。南唐一路南下,占了建州、泉州、漳州,最后攻进了都城福州。
本来,王审知建立的闽国就不得民心。一代目王审知一死,王家兄弟为了皇位打得你死我活,百姓也深受其苦。
起初。南唐一来,百姓箪食壶浆,喜迎王师。南唐几乎是“零成本”灭了闽国。
当南唐占了福州后,立刻凶相毕露,对闽国进行了一轮接一轮的洗劫。闽国百姓一看,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南唐王师,还不如王家人。于是,闵人自发组成民兵组织反抗南唐军,居然还打赢了。
李二主一看,这可不行,得赶紧撤退,万一把真实战力暴露了,日后震慑不住周围强国了,麻烦就大了。
最终,这场“南唐灭闵”闹剧,以南唐抢了建州和汀州两块地盘仓皇收场。事后审计,还赔了。
当南唐撤军后,另一个消息让李璟肠子都快悔青了。
为啥呢?失算了!
李璟原以为辽国出兵伐晋,只是为了敲打一下“不乖孙儿”石敬瑭,没想到在947年,耶律德光把后晋给历史除名了。除名就罢了,还放弃汉地,返回了草原。
耶律德光一撤,中原汉地出现权力真空,刘知远“矬子里拔将军”,趁机建立了后汉。李璟大腿都拍肿了,早知道就不出兵伐闽,坐等契丹撤兵,夺取后晋地盘,一统中原。
可是,刚从闽国泥沼爬出来的南唐,此时无力北上。看着刘知远摘桃子,只能干瞪眼。
五年后,地处南唐西南方向的楚国也发生了内乱。
准确地说,是楚国内乱进入白炽化状态。自从创始人马殷死后,其弟弟马希声、马希范先后为了皇位手足相残。等马希范一死,兄弟三人的后人争夺皇位更加激烈。
俗话说,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越是小割据政权,内部越不稳定。往往为了一隅之地,拼的你死我活。
闽国和楚国的国情简直一模一样。
此时,李璟又打起了楚国的主意,想把在闽国战场上没有占到的便宜,从楚国找回来。
951年,南唐伐国。
结果是一样的剧本,又是一场虎头蛇尾的赔本买卖。
两次“建功立业”,全部以失败收场不说,南唐国力也被掏空了。
李璟那叫一个郁闷,终于明白自己不是雄才大略的材料,索性拥抱了诗词歌赋的海洋。
南唐李璟惦记闽楚,殊不知隔着吴国的北邻后周柴荣惦记着他。
955年腊月,柴荣与吴越、楚国、荆南谈妥后,正式发兵讨伐南唐。
打一个闽国和楚国都如此费劲,何况后周柴荣。后周轻松突破南唐引以为傲的淮河防线,攻陷了銮镇(扬州仪征),距离南唐都城西都(南京)只有150里地。
李璟终于意识到南唐就是纸糊的。为了避免做一个亡国之君,李璟自觉上书柴荣,愿意废掉皇帝称号,向柴荣称臣,同时双手奉上江北十四个州,共计六十个县。
后周之所以能够打败南唐,并不是后周文臣武将各个都是“正能量”。归根结底,还是扛把子柴荣真能打。
后周的大臣水平,比南唐强不了多少。
在柴荣准备攻打南唐前,对南唐的真实状况并不是很了解。为了摸清底细,柴荣派出了近臣“兵部侍郎”陶谷,打着出使名义去南唐搜集情报。
陶谷在北方声望极高,有着道德一哥的称号。
其实,陶谷压根不是真正的道德高人,只是他的道德文章写得高人一等,“清高”全是装出来的。
听说,皇上要派自己出使南唐,陶谷兴奋坏了。之前,对“文章锦绣地,温柔富贵乡”的江南早已慕名已久。
皇上,您赶紧下圣旨吧。
陶谷一行人拿着符节,从开封一路小跑到了南京。一开始,一行人住在南唐安排的“三星级”官舍。
夜里,闻到江南空气中的胭脂水粉味,陶谷失眠了,满脑子抑制不住“前方高能”的剧情。
想出去“正能量”一下吧,又不敢跟同僚说,生怕被主子知道干了有辱国体的丑事,回朝复命挨骂。
于是,文人的臭毛病犯了。第三天夜里,陶谷实在熬不住了,就起身写文章来排解头脑中的“正能量”。随手在墙上提了十二个字:
西川狗,百姓眼,马包儿,御厨饭。
这是写了个啥呀,一般人真看不懂当中的意思。官舍的服务生就把这行字转告了李璟。李璟也看懵了,只盯着着“狗,马”这些畜牲字眼,以为后周使臣嫌弃招待不周,对南唐有意见呢。
绝大多数人看不懂,但终究有人能看懂,南唐宰相宋齐丘看出了其中的意思。
西川狗——蜀,犬——独;
百姓眼——民,目——眠;
马包儿——爪,子——孤;
御厨饭——官,饣——馆。
连在一起,独眠孤馆。
原来,这小子是寂寞了,南唐君臣哄堂大笑,哈哈哈哈。想不到,后周道德一哥,居然是一个道貌岸然之徒。
你不是趾高气扬吗?看我们南唐怎么收拾你。
副宰相韩熙载献上一计,对待伪君子最好的惩罚就是让他身败名裂,让世人看清他的真实面目。
陶谷这个老不正经不是想要“正能量”吗?我们就给他安排一场“高精尖”的正能量。
韩熙载买通了一个歌伎,负责给陶谷打扫卫生,收拾床铺。
本来就已近乎魔怔的陶谷,每天面对一个绝美的风尘女子在眼前“晃悠”,这谁受得了。
一天,趁同僚上街游玩,陶谷就把歌伎给“扑”了。
南唐君臣也真不是东西,躲在隔壁屋里,全程观看了陶谷的“正能量”直播。
为了拿到证据,歌伎还让陶谷赠送自己一支曲子。
陶谷趁着“正能量”余温未退,写了一首《春光好》。
好因缘,恶因缘,奈何天,只得邮亭一夜眠,别神仙。琵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
这首词相当艳俗恶心。
翻译的好听一点,就是“这一把正能量太美了,管它什么良缘恶缘,这份感觉,就是神仙也不换,只可惜不知道下次跟你正能量,是何年何月”。
次日,李璟大摆宴席招待陶谷。
席间,陶谷还在那装,摆着一副正人君子的架子。他越是装,南唐君臣越是忍不住笑。陶谷火了,拍案而起,指责南唐太没有礼貌了。
李璟赶紧摆手安抚,然后把那位歌伎叫来,给众人弹奏了一遍《春光好》。
这下,陶谷傻眼了。
回到后周后,陶谷的高能直播早已传遍了大街小巷,同僚见了陶谷也是笑得前仰后趴。
陶谷自觉庙堂待不下去了,索性辞官隐退。到北宋建立,陶谷才再度复出,一路做到尚书一职。
来源:首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