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兵那天,朋友圈被迷彩刷屏,我却只盯着镜头里那个穿白衬衫的董宇辉——他眼睛亮得像刚拆封的灯,和平鸽飞过时他张嘴就唱《歌唱祖国》,跑调也挡不住那股子真高兴。
阅兵那天,朋友圈被迷彩刷屏,我却只盯着镜头里那个穿白衬衫的董宇辉——他眼睛亮得像刚拆封的灯,和平鸽飞过时他张嘴就唱《歌唱祖国》,跑调也挡不住那股子真高兴。
以前他直播卖玉米,三句话不离助农,这回直接坐在观礼台,看完东风导弹才发第一条微博:原来钢铁也能开花。
底下全是问号的网友,他回得干脆,说以前不敢吭声,怕蹭热度,现在不怕了,因为“国家把答案写在天上”。
晚上他开直播,没挂小黄车,只放阅兵回放。
弹幕刷“带货一哥改行当兵迷?
”他笑,说小时候最馋军用水壶,今天终于摸到真的,还问工程师能不能把导弹模型做成存钱罐,让孩子也存一份安全感。
另一边,俞敏洪在自家食堂请员工吃火锅,镜头扫过,桌上摆着阅兵直播的手机。
有人问他咋没去,他夹了片毛肚,说三次都看过了,这次把名额让给更想去的年轻人。
弹幕飘过一句“格局”,他摆手,说别拔高,就是想让小孩们早点见世面。
有人扒出他和董宇辉的旧账,说小作文事件后两人暗中较劲。
俞老师没躲,直接cue董宇辉,说今天他唱得比我好,下次让他教教。
董宇辉那边立刻回:教可以,学费是一顿涮羊肉。
一个站在台前唱国歌,一个在后台涮羊肉,看似各走各路,其实都干了同一件事:把机会递到年轻人手里。
阅兵的轰鸣过去了,他们留下的余温是——原来前辈的退场,也能是种托举。
来源:大眼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