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农村电商基础知识集中培训到直播带货实战,从赴河南、安徽等地开展跨区飞防作业到赴浙江省、山东省观摩研学……2024年以来,石首市创新构建“三维协同育人才、三链贯通促转化”培育体系,实现“培训—实践—增收”闭环,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双向贯通,为全国县域高素质农
从农村电商基础知识集中培训到直播带货实战,从赴河南、安徽等地开展跨区飞防作业到赴浙江省、山东省观摩研学……2024年以来,石首市创新构建“三维协同育人才、三链贯通促转化”培育体系,实现“培训—实践—增收”闭环,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双向贯通,为全国县域高素质农民分类培育提供了可复制的“石首方案”。
作为全国第一批高素质农民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市县之一,石首市聚焦“学什么、怎么用、如何通”核心问题,秉持“学用结合、以用为主、重在实效”理念,确立“以产业需求定内容、以实践转化验成效、以增收致富显价值”目标。结合乡村振兴实践需求,将101名培训学员精准划分为乡村建设发展人才51人、新型农业服务人才50人,推动培育从“重数量”向“重质量、重分类、重实效”转型,着力破解“学用两张皮”难题。
在培育过程中,石首市创新采用“晴耕雨读”模式,农忙时组织两类人才分赴田间、村庄实践,农闲时集中复盘,破解“参训与生产冲突”难题。截至今年6月,石首市累计利用雨天、冬季等农闲时段开展集中研讨12场,学员参与率达100%。同时,该市创新“企业出题、专家破题、农民解题”机制,解决病虫害防治、农机维修等技术难题50余项,切实提升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展学用贯通试点培训工作以来,学员参与和带动当地2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石首笔架鱼肚”和“桃花山土鸡蛋”的产业链发展,产值增长了30%;推广的多项技术形成地方标准,其中“鸭蛙稻”和“稻鸭虾”技术成为省级主推技术示范标准。
据了解,高素质农民学用贯通试点项目是农业农村部启动的一项重点人才培育计划,旨在通过创新培育机制,为乡村振兴培养一大批既懂理论又善实践的高素质农民。石首市将持续深化学用贯通试点,让更多农民从“学员”成长为“带头人”,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人才动力,树立石首特色农业标杆。(记者孙晓旭 通讯员郝继华 郑先凯)
来源:荆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