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的阳光刚洒满雨台山小区,77岁的彭桂美已踮着脚,在晾衣绳上铺开独居老人的棉被。她抬手拍打被角,银发上的汗珠折射出微光——这是她连续第六年义务为小区老人晾晒被褥。作为拥有4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彭桂美以一件件“小事”坚守初心,成为邻里心中最温暖的“贴心人”。
清晨的阳光刚洒满雨台山小区,77岁的彭桂美已踮着脚,在晾衣绳上铺开独居老人的棉被。她抬手拍打被角,银发上的汗珠折射出微光——这是她连续第六年义务为小区老人晾晒被褥。作为拥有4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彭桂美以一件件“小事”坚守初心,成为邻里心中最温暖的“贴心人”。
生活管家:从一床棉被到一份“需求清单”
“第一次帮老人晒被子,是看到楼下婆婆为晒被摔了一跤。”彭桂美回忆道。那次经历让她格外关注小区独居老人的难处,从此主动扛起“生活管家”的责任。她的记事本里,夹着27户老人的需求清单:代缴电费、代购蔬菜、协助换煤气,从晒被子到钉螺丝钉,老人的大小事她都记在心上、落在实处。
去年6月暴雨过后,彭桂美放心不下,冒雨挨户走访老人。发现一户独居老人家中漏水后,她连夜联系社区处理,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情感纽带:“三个一”搭起跨越血缘的“亲情桥”
“老人最怕孤独,得常陪他们说说话。”彭桂美深知独居老人的精神需求,渐渐养成了“三个一”的习惯:每日买菜时顺道敲门问候,每周上门宣传防诈骗等政策,每月组织“共享厨房”聚餐让老人们热闹相聚。为了守护老人健康,她还特意购置血压仪,专程去医院学会使用方法,定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测量血压。
“姑娘在外省,这几年全靠桂美照顾我。”90多岁的王阿婆提起彭桂美,眼眶不禁泛红。在小区老人心中,彭桂美早已不是普通邻居,而是没有血缘的“亲人”。
初心如磐:“党员就是要带头多做事”
“共产党员像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彭桂美常挂在嘴边的话。除了照顾老人,她还主动参与小区志愿服务队的卫生值勤、纠纷调解等工作。防疫期间,她戴上红袖章、拿着小喇叭,和其他党员一起在小区宣传防疫知识、轮班值守;创卫时,她带头扯杂草、清垃圾、打扫楼道,即便年轻人都觉得吃力,她仍笑着说:“多做点就当锻炼身体,小区干净了大家都舒心。”
阳光下,彭桂美晾晒的棉被蓬松柔软,满溢着阳光与温情。这位老党员用十几年的坚持,把平凡的“小事”做成了温暖人心的“大事”,以微光汇聚暖流,让初心在邻里间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潘惠利)
来源:民生在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