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清晨,火红的太阳从地平线跃出。在京九铁路上行线1469公里250米处通道口门前,南昌工务段向塘线路车间向二维修工区工长胡俊带领班组16名职工,穿戴好防护用具,整装待发。
人民铁道网讯 (张雅堃 魏子坤 应洛磊)9月3日清晨,火红的太阳从地平线跃出。在京九铁路上行线1469公里250米处通道口门前,南昌工务段向塘线路车间向二维修工区工长胡俊带领班组16名职工,穿戴好防护用具,整装待发。
6时40分,对讲机响起,随着“天窗”命令的下达,一场为期2个小时的换轨作业拉开序幕。
“再用轨与旧轨肥边相差1毫米,更换前先打磨”。作业现场,胡俊蹲在钢轨边,左膝抵住轨底,右手拿着皮卷尺,紧贴在钢轨顶面,反复测量后说道。
“收到!”青工芦宇超立即启动打磨机,弓着腰推着机器匀速前进。砂轮与钢轨接触的瞬间,尖啸声刺破晨雾,金属碎屑簌簌落下,仅一会儿工夫,轨边便处理到位。
轨面蒸腾的热浪让空气微微扭曲,胡俊侧身避开刺眼的反射光,抹了把额头的汗:“切割时多锯2毫米,预防高温胀轨!”他朝操纵钢轨切割机的班长蔡聪喊道。
蔡聪紧盯轨面标记点,操纵着钢轨切割机,机器与钢轨猛烈摩擦,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7时整,拨轨工作即将展开。青工李江昊率先将撬棍头部卡住轨底,其余作业人员紧随其后。放眼望去,一根接一根的撬棍沿钢轨排开,呈45度角斜插在轨枕间隙,像一排待命的铁臂。“大家握紧撬棍,听我号令!”在“一、二、三……”整齐的号子声中,旧轨被缓缓挪开。随着“哐当”一声闷响,旧钢轨被移至待换钢轨一侧。
“注意把旧轨摆放平稳,准备拨入新轨!”大家顾不上擦脸上的汗水,便又聚精会神地听着号声,开始拨进新轨的工作。新轨在旧轨的顶面滑过,借助旧轨的高度顺利落槽。
新轨成功铺入后,焊联队的师傅们马不停蹄地进行着钢轨焊接工作。“看到这个水汽了吗?”焊联师傅指着钢轨接缝处蒸腾的白雾,“即使是小水汽也会在焊接后的钢轨中形成气泡,所以要通过火焰的炙烤将钢轨中的水汽完全蒸发掉。”面对青工江松梁的疑问,焊联师傅边操纵着喷枪边解释道。喷枪火焰对准接缝,橘红色的火苗舔舐着轨头,白雾渐渐消散。随后,1700摄氏度的铁水被注入焊接模具,将两段钢轨熔接在一起。热浪裹着焊花扑面而来,师傅后背的防护服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
时间在扳手的咬合声、机具的嗡鸣声里流逝,换轨作业接近尾声。“焊联已完成,抓紧时间装好剩下的扣件!”在胡俊的指挥下,他们有条不紊地安装垫片,拧紧扣件。
8时20分,最后一组扣件被拧紧,向二维修工区顺利地完成了本次换轨作业。
8时35分,信号灯由红转绿。一趟趟列车驶来,车轮碾过新轨,发出沉稳的“哐当”声,安全平稳地驶向远方。
本文来自【人民铁道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