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亿投建40GWh产能,是底气还是豪赌?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5 10:27 1

摘要:可出乎意料的是,这波大比武中热度最高的,不是利润表最亮眼的,也不是拼价格最狠的,而是作为行业龙头却相对低调的国轩高科。

固态突破、业绩增长与大手笔投资。

最近这段时间,储能行业半年报扎堆出炉,大家都在比成绩单。

谁赚得多?谁由盈转亏了?谁又拿下了新项目、抢先抛出了技术突破?热闹非凡的财报季,就像是一场无声的排位赛。

可出乎意料的是,这波大比武中热度最高的,不是利润表最亮眼的,也不是拼价格最狠的,而是作为行业龙头却相对低调的国轩高科。

短短几日内,国轩高科接连抛出半年报业绩上涨、拟80亿元投建两大新基地、全固态电池进入中试量产阶段多个重磅消息,连续不断的动作迅速刷屏行业视野。

底气从何而来?

近日,国轩高科在投资者电话交流会上披露,其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正式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良品率已达90%。

同时,已正式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在这个行业对“下一代电池”既怀疑又期待的氛围下,国轩高科突然把一条新线的消息摆上了台面,这样的节点意味着什么,仍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 但至少,国轩高科已经抢先站上了牌桌。

对于全固态电池这种技术周期长、资本消耗重、验证难度高的领域,仅靠有想法去攻克是远远不够的。

真正能推动技术迈出实验室的,不是豪言壮语,而是背后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系统性的研发体系,以及扛住失败周期的企业耐力。

值得一提的是,国轩高科之所以能在全固态领域拿下中试线贯通、量产线启动的成绩, 其底气从刚刚发布的半年报中可见一斑。

就在投资者电话交流会不到一周前,国轩高科就发布了半年度业绩报告,其业绩表现稳中有进。

根据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轩高科营业收入实现193.94亿元,同比增长15.48%; 归母净利润约为3.67亿元,同比增长35.22%; 扣非净利润约为0.73亿元,同比增长48.53%。

从数据可以看出,国轩高科主营业务本省盈利情况比较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甚至是每股收益、资产等指标,国轩高科都实现了一定增长。

详细看业务层面,国轩高科主要产品分为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系统和输配电设备。

动力电池方面,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实现140.34亿元,同比增长19.94%,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2.37%,同比增长2.7%。 从毛利率看,动力电池系统产品为14.24%,同比增长2.16%。

从业务体量和增长趋势来看,动力电池系统无疑是驱动国轩高科持续增长的核心引擎,其发展势头与战略地位在国轩高科业务版图中无疑占据着不可撼动的位置。

根据SNEResearch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其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市占率为3.6%,较去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联盟统计数据, 2025年上半年其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占率提升至5.18%,排名第四。

储能电池系统方面,20205年上半年营收约实现45.62亿元,同比增长5.14%,占营业收入比重23.52%,同比下降2.32%。

结合营收在增长, 储能电池系统业务略微下降的原因更可能是受其动力电池收入涨得更快影响。

不过,储能行业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几乎以同等力度冲击着每一位玩家。

尽管国轩高科储能电池业务实现了营收增长,但毛利率仍出现下滑, 报告期内为19.35%,同比下降3.21%。

即便如此,储能电池的盈利能力依然优于动力电池,其毛利率水平仍显著高出后者。根据ICC鑫椤资讯发布的数据, 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七位。

这些也说明了,国轩高科储能电池业务有着较强的发展潜力, 在成本优化、利润表现、营收和市占率等方面,国轩高科仍有巨大进步空间。

抢位显露 扩张野心

然而,机会之中常伴有风险,从半年报来看,国轩高科自己也提到了不少潜在风险,比如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海外市场起伏不定、原材料价格还在波动,以及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等等。

眼下电池行业一边是新技术不断冒头,另一边是客户需求和政策环境在快速变化, 这让不少企业陷入技术要快上,利润却撑不住的困局。

如果考虑到未来几年的产能扩张带来的折旧负担、以及海外市场可能存在的回款周期拉长等问题,国轩接下来怎么一边扩张、一边稳住利润,也一定是个挑战。

也许正因为如此,国轩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反向操作”,进一步加大投入,把基本盘铺得更扎实。

就在半年报发布的同时,国轩高科几乎无缝衔接地抛出了两项总投资高达80亿元的新建电池基地项目。

其中一项是位于南京的江苏国轩新型锂离子电池智造基地项目。

公告显示,为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完善产能布局、支撑未来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国轩高科拟在南京市六合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20GWh的新型锂电池产线,项目总投资不超过40亿元,由控股子公司江苏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

另一项则是位于安徽芜湖的新能源电池基地项目。

国轩高科计划在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20GWh的动力锂电池产线及配套设施,项目投资同样不超过40亿元,实施主体为其控股子公司芜湖国轩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从这两个新项目的选址和内容来看,国轩高科这次不是简单地多建两个厂, 而是下了一盘更有想法的棋。

一方面, 业绩增长、发展趋势向好为其投资提供了投资底气; 另一方面, 南京和芜湖本身就是电池产业比较成熟的地区,供应链、人才、交通、政策支持都比较齐全,选在这两个地方建厂,能节省不少成本,也更容易快速投产。

但是,在当下产能普遍过剩的大背景下,建得快不如建得准。

现在动力和储能市场价格战正打得激烈,下游客户又越来越挑,如果产能爬坡慢、市场转弱,也有可能出现产能利用率不高、利润被拖累的情况。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敢花钱扩产的企业,多少也说明它有一定底气。尤其是在大家都在缩减投入、保守观望的时候, 国轩的这种主动出击,也许正是为了在行业重新洗牌之前,先站稳脚跟、把基础打牢。

到底是押注未来的果敢一跃,还是在多重压力下的不得不为?答案还需时间来验证。但可以确定的是, 这一次,一向行事低调的国轩高科,好像已不再遮掩野心。

来源:智慧芯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