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农种地22年,因一条拉链裤暴露身份,2005年被请进人民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4 14:01 1

摘要:1983年,夏良柏调研时走进了山东日照的农田。一位瘦削老农忙着锄地,裤腿有一条拉链,跟别人不太一样。这裤子样式太特别,和八十年代乡下的一惯灰补丁、肥大裤腿格格不入。夏良柏多看了两眼,却怎么都觉得不对劲!回过神,他借着熟络姿态攀谈起来。普通话有点生硬,这人讲了几

1983年,夏良柏调研时走进了山东日照的农田。一位瘦削老农忙着锄地,裤腿有一条拉链,跟别人不太一样。这裤子样式太特别,和八十年代乡下的一惯灰补丁、肥大裤腿格格不入。夏良柏多看了两眼,却怎么都觉得不对劲!回过神,他借着熟络姿态攀谈起来。普通话有点生硬,这人讲了几句,愣是没什么乡音。夏良柏起疑,追问家世来历,没想到从老农口中拖出个令人咋舌名号。王延周——那可是数十年前叱咤长空的飞行员。这一问,反倒问出一段尘封的家国秘辛。

揭秘的当口侍弄庄稼的手略有颤抖,王延周看着夏良柏的神情,笑了笑,便点头算是承认。他低头拾起锄头上的泥,重复了自己当年驾驶那架旧飞机的情景。他说天安门广场很大,人却更多,看不到尽头。飞机飞过的风呼啦啦。可他心跳得厉害,那时是1949年,大典现场,万众瞩目。飞越广场时,毛泽东挥手,他只能远远地打个手势,心头有说不出的滋味。不是一辈子都会遇见这种场面,飞行员多数留下了,那时候,他没想到,几十年后会锄地为生。

追本溯源,王延周的故事,从不是什么一帆风顺的传奇。1936年,他16岁坏脾气少年,为了吃饱饭跟着人去了北平南苑军营。那时抗战的影子还没完全落下来,普通百姓更关心柴米油盐。他进了29军,羡慕有枪的人。训练场上空无一人,见地平线延展开,王延周上午列队、下午又去擦枪,夜里烤火时不说话。**谁能想到,几年后日本鬼子入侵北平,不少战友就是死在枪声里。**

29军抵挡日军的那几个月,死伤太惨。王延周记不得有几个兄弟倒下,后来他都不记得那些脸了。他能活下来,靠的是天生怯懦?反正也没人敢说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王延周自己都承认,他只是个听命令的家伙,战场上没什么英雄,但也没法认怂。因为拼不过,就得跑。可真让他跑,在一次战役后却被推荐到笕桥空军学校,说好的继续当步兵,怎么就成了飞行员?意外得很。王延周当时想,开飞机或许不死得那么快。

飞行学校的日子枯燥且孤独,王延周成绩倒还行。只是飞行理论太复杂,他整宿对着手册发呆,后来看见“气动”两个字都头皮发麻。翻到实验模拟画,看得头晕。有人考不过被赶走,王延周拼命记住发动机的每个部位。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坚持下来,或许是不想死在地面。飞上天,才算能喘口气。这点念头,他瞒过所有人。

1941年底,他去昆明航校接着练习,又托人介绍跑到美国学真家伙。美国那会儿生产力比中国强多了,飞机现代化,技术员讲课严厉不苟言笑。王延周总觉得自己像个“泥腿子”混进了富人区,但他靠意志顶难关。考核结束,拿到飞行资格证,王延周把证揣在怀里,晚上照着灯偷偷瞟几眼。

美国待了一年多,心情复杂。外头的节奏快到令人窒息。可心里压着件事,祖国在打仗,抗日烈火烧得急。王延周一想到家乡,忍不住哭鼻子!飞行员群里有的想留下不回中国,可他还是坐了回国的船。大洋彼岸,思乡的人多得是,可不是谁都能说得出口。王延周就是这样矛盾。

回到国内,他分到了“飞虎队”下属某支队。他说队里老外一口洋腔,陈纳德指挥英明果断。从不拖泥带水,也不惯着谁耍性子。王延周参战初期,怕炸弹。后来麻木了。他打下一架日军战机时,心里只觉得不是自己死就是他死。队友们打赌谁能活到年底,王延周笑过,也真怕自己撑不过秋天。空战太快,呼啸声里你根本顾不上想家。

有一回,被敌人打中引擎,王延周操作失误,差点没掉进云南山沟。庆幸捡回一条命,总觉得命只有一百来天,却又总兵荒马乱地续上。慢慢地习惯了空战裂帛似的惊叫。外号被叫作“老王头”,年纪其实不大。朝鲜掀战争浪潮时,王延周已经在空军排队了。没几个人认识他,有人背后议论“这老家伙不够格”,王延周其实不计较。这种事,一回头过眼云烟。

等朝鲜打响,王延周跟着部队过鸭绿江。油料不够,补给时断时续。那片天比国内还空旷,王延周总觉得眼睛闹鬼了——总是在风中飘着奇怪的光点。炸弹响起,沉得慌。这一仗他下了决心,不能出错。果然,他带队击伤数架敌方战机,还保住本队一架都没丢。“我就是命大。”他这样说得很轻描淡写。可谁都知道,有一回要不是副驾驶拉住方向,王延周险些直接扎进水田。

这些年仗打下来,就没觉得自己能真的熬到和平。从战场退下来,头发白了,王延周想家。他转业回老家,成了普通农民。其实他也不怎么会种地,锄头用得不顺溜。这种生活里没人理会你是不是“飞虎队英雄”,都是庄稼人,日子混着过。“是不是有些人喜欢给退役军人立碑?可我不稀罕。”王延周偶尔会这么念叨。其实他说出口,心头可能也不是完全这么想。

可也有老战友来看王延周,拎着一点点酒和烟。他们不提当年,只做饭聊天。庄稼上的事说到一半,有人突然问:“你后悔没留在美国?”王延周摇头:“想家罢了。”但天知道,他偶尔做梦梦到国外的飞机场,梦到战友在美国说笑。是后悔还是顽固?有些时候想不明白。

村里孩子问他,天上的飞机是不是都是英雄开?王延周也不想拆穿这些美好,他说:“有些人,不会惧怕高空。”话说到这,自己都忍不住咳嗽。他老了,肺病也时常犯,这农活干不动,靠亲戚帮衬。他不爱向人诉苦。农闲时就在屋檐下坐很久,盯着天出神。偶尔会笑,碎碎念:“天亮喽。”没人知道他意味着什么。

可话说回来,王延周自认一生平常。“谁说英雄的日子比旁人强?”有时他直白又犟。可遇上县里来给他拍照、表彰时,他又高兴地抖落衣裳,把那条蓝布拉链裤穿好。镜头前他笑得有点腼腆,像个被抓现行的学生。

到底是英雄懒得争什么?还是英雄其实早就放下身段?这种事,局外人猜不准。

可他的故事,倒像一把钥匙,开了一扇尘封的门。很多人以为,伟大不过是一瞬间。其实,他那条蓝色裤子,每天穿在日照泥地里,只是提醒自己,时代早换了个模样。王延周,很少再谈起飞虎队。可每回天上飞机低飞,村里人都齐刷刷抬头,他也扔下锄头,不声不响地望上去。

王延周没谈所谓“信仰”或“荣誉”,可你从他日常的一举一动看得出一种倔强。他偶尔喜欢和邻居聊天,也畅谈葱油饼怎么做才好吃。没人把他当成传奇,但他自己就是一段历史。一星星之火,总归要照一照黑夜。就算只是偶尔照亮一点罢了。

几十年的风云过去了,开国典礼、抗战、朝鲜战火的灰尘尘埃都落定,活着的王延周,也就这样,把巨大的历史化在了一瓢温吞的小日子里。有些过去辉煌后来归于平凡的经历,是不是没有意义?谁又敢说肯定。

他的人生,是热血也是温吞,是高飞也是低走。王延周的名字,像是被农田和泥土藏了起来,可无人能否认他当年飞翔的身姿。故事可能还没完,非得按时间线算下来,遗憾和光荣各占一半。

多少风云过眼,被岁月隐没。王延周的传奇,也许终归只剩邻里饭后闲谈里的轻描淡写,可真相还在那里:有些光芒闪过天空,落脚田间。

来源:小南粤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