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已经上涨9倍,6倍,5倍,还能涨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4 09:03 1

摘要:朋友上周回国,在机场拍了一张照片:一排印着“INNOLIGHT”的纸箱正准备上飞机,目的地是泰国。

“你手机里的AI聊天,背后可能正用着我老家产的光模块。

朋友上周回国,在机场拍了一张照片:一排印着“INNOLIGHT”的纸箱正准备上飞机,目的地是泰国。

他随口一说,我却突然意识到,国产光模块已经悄悄卷到了全球数据中心的C位。

先别急着翻财报,说点更直观的。

现在买一块800G光模块,价格差不多是一辆入门摩托。

再过两年,1.6T版本出来,价格还能再涨三成。

贵归贵,云厂商抢着下单,因为AI训练一天不等人。

Meta、微软、谷歌的采购经理,最近都在深圳和苏州的酒店里蹲点,生怕排产晚了。

中际旭创的泰国工厂,去年才5000人,今年7500,食堂排队都得多绕两圈。

新易盛更夸张,直接在马来西亚买了块地,连风水先生都请去了,说是“龙脉旺产能”。

段子归段子,订单是真的:Meta刚把明年的800G份额锁死,价格一分不降。

技术层面,外行听起来像天书,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明白:

硅光把原来需要七零八落零件拼起来的模块,变成了一颗“芯片级乐高”,省材料、省功耗,还省人工。

中际旭创的硅光产线已经跑顺,良率从年初的60%飙到85%,老板发朋友圈说“良率过90%就去跳伞”,下面一堆工程师点赞,估计真跳那天得包机。

新易盛的LPO路线更野,直接砍掉DSP芯片,省下的成本反手就换成利润。

客户一算账:原来一个800G模块一年电费要烧掉一台iPhone,现在直接省半台,何乐而不为?

于是微软的工程师在测试报告里写了句“Chinese LPO rocks”,被国内销售截图当屏保。

上游也在悄悄变天。

源杰科技的200G EML激光器,过去被海外卡脖子,现在每月出货量够铺满一个足球场。

长光华芯更狠,直接把价格打到海外对手的七成,逼得Lumentum降价保份额。

用他们销售的话说:“以前是我们求客户试用,现在是客户拎着现金蹲厂门口。

风险也不是没有。

最怕的是哪天美国一纸禁令,把1.6T的某些关键料号拉黑。

业内流传一个“B计划”:把产线连夜搬到越南,再用泰国做中转。

听起来像谍战片,但供应链的人已经演练过两轮,连集装箱的编号都对好了。

至于股价?

短线玩家盯着季度订单,风吹草动就砸盘。

长线资金只看一条:AI训练集群的电力账单还在涨,光模块就还得加量加价。

朋友问我能不能上车,我只回了一句:“你看现在哪家云厂商敢说自己算力够用?

最后留个小尾巴。

天孚通信的CPO光引擎,据说已经塞进英伟达GB200的测试机柜。

如果明年硅光模块再放量,这家做连接器的“小透明”可能直接变身“卖水人”。

要不要提前蹲,就看你敢不敢赌技术迭代的速度。

留言区聊聊:你觉得国产光模块的极限,是技术还是政策?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