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我在主持专家导赏时说:每一位参与者,包括观众,都是参与创造历史者,并非夸张之词。
安万秦腔剧院深圳演出的背后、幕后、之后
O许石林
甘肃安万秦腔剧院深圳演出已结束,记录一些背后、幕后和之后的四件死哦问所经历——
【一】历史
秦腔在深圳三天演出流畅戏,在深圳历史上是第一次。
是否也是戏曲在深圳演出历史上首次,待考。
所以,我在主持专家导赏时说:每一位参与者,包括观众,都是参与创造历史者,并非夸张之词。
“从古诗惟天籁好,万般事让少年为。”——很佩服三位在深圳的甘肃籍的年轻人。
他们说:剧场多少个座位,明摆着,账很好算,就算全部卖出去,也仅仅能保本,但这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一开始就知道是花钱请剧团来演出。
其实这也是延续着西北老家那种看戏模式:一家花钱,百家看戏。只不过不能送票,一张也不送。送票好办,但票送出去,落在非秦腔观众的人手里,不来看戏,比票卖不出去观众少更尴尬。所以,干脆做一次纯粹的商业演出,用深圳的模式,用商业过滤非秦腔观众。让秦腔在深圳遇到真实的观众。
【二】直播
其实我那几天感冒稍愈,状态不好,又上火。
年轻人安排了直播,不去的话,怕他们误会。他们事先准备了话题提纲,我也没点开看,这有什么好准备的?有什么话直说就是。
直播两个多小时,结束后两天,来电话说:老师,我们把直播录像切片,准备放到网上去,请您看一下。我说,不用看,我说了什么我全记得,没有一句违反任何规定的,也没有一句冒犯其他人的。
我是媒体人出身,意识形态安全意识最强,如果说政策和平台规定的话题直径是一米宽的话,我顶多做到半米,距离红线还远着呢!想到这里,顺便说一句,我这人表面上,很容易让那些从里到外都战战兢兢惯了的人不放心。其实,他们要是真正了解我,会很奇怪:你是如何做到内心同样战战兢兢而表面看上去还施施然的?
【三】导赏
主办方考虑到外地观众和年轻人对秦腔不熟悉,让我给想个办法,说:许老师,您说怎么办,我们听您的。
我说,就在开眼前,加一个跨界专家导赏环节导赏,请戏曲专家和和别的艺术界的专家为观众做一个导赏,类似未抚琴,先攻其心。
为此邀请了一组专家:
侯继宽:话剧、小品演员,光明区曲艺家协会主席。
熊辰龙:国家一级演员、安徽安庆市黄梅戏剧院原院长。
汪洋:上海大学副教授、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王国华: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宝安日报》社编委。
李绍琴:原甘肃省话剧院主演、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
杨天成:交响乐团合唱团声乐指导、文旅部咽音振兴委员会专家。
邸叙然:一级编剧、导演,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湖区戏剧家协会主席。
康保成: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秦锦屏:深圳市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国家一级作家、秦腔研习者。
孙伟华:安万秦腔剧院导演。
窦凤琴: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
以上专家组成员,根据现场演出情况和专家的时间,当场组合。
作为主持人,重要的是控场,不让话题引发其他的争议和非议。
我正式利用这个机会,说出了我对安万秦腔剧院的一个观点:长期以来,在西北各省专业和民间的秦腔院团一代一代艺术家、艺人们的耕耘下,在广袤的西北地区,为秦腔艺术播撒下了种子、培育了土壤,才结出了安万秦腔这样的硕果。
【四】后来
某友甲微信;许老师好!连续看了您主持的秦腔演出,老师讲得好!想请教一下:秦腔到底起源于甘肃还是陕西?
复曰——
秦腔起源于哪里才值得你买票去看?你问这问题跟你看戏有什么关系?这当然是个问题,但一般观众无需弄清楚它,否则就是甚解——陶渊明《五柳先生》云:好读书不求甚解。好好看戏,别浪费时间精力甚解迂远无用的问题。
,但没有粉丝说得那么好。许多人质疑安万的人品,从前直播间爱骂人等等。
复曰——
艺无止境,物性不齐,很正常。我很欣赏他的表演,皆有尺寸,也懂人心。
谁都有过去,特定氛围中,情急之下,“今日仇人在当面,哪有好话对他言!”现在他都谨言慎行得有些过了。网上吵架,过去了就算了,“从前的事儿再休讲,提起从前我脸无光。”既往不咎,圣人之恕道也。再说,艺人有缺点,不奇怪,不应苛责,咱还没修行到让圣贤给咱唱戏的福分。要求艺人完美如神明上帝,神明上帝还用给咱唱戏?用雷劈不更方便?
某友丙转来一篇不知是谁写的观后感,标题是:农耕时代审美的局限——看安万秦腔有感。
复曰——
这种标题,一看就是作者不会看戏。我都不点开它。
照他这样看,没几出戏没局限。一个“戏”就已经说明了一切。让他开会他嫌闷,让他看戏吧,他又想开会读社论了。
再说,别以为自己那么容易被戏中人言语歌唱感染,可以说,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现代人,已经不配古人的价值情理灌溉濡染了,现代许多人只有自负一条路,直至干渴而死。
许多人其实人也不失质朴正直之心,其行为也不乏君子仁风。坏就坏在读书读错了,读的那点书大多养成了对正常人情物理、喜怒哀乐的抗体,除了抬杠顶嘴,没有别的用处。薛宝钗说的:书把他误了,他也把书误了。反不如不读书、不识字的人,卑怯地谨守着朴素之质、敬畏谦恭,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冬天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先写这些吧,想起来、或有兴趣再说。
2025年9月3日上午
来源:热心老农民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