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来,胸腺法新(日达仙)这种药物在癌症患者中的热度越来越高,不查不知道,网络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中国胸腺法新产品年销售增长2.4倍,达到360亿规模[1]。癌症患者就是主要使用人群之一,甚至有人把它当做续命药。
近几年来,胸腺法新(日达仙)这种药物在癌症患者中的热度越来越高,不查不知道,网络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中国胸腺法新产品年销售增长2.4倍,达到360亿规模[1]。癌症患者就是主要使用人群之一,甚至有人把它当做续命药。
这种胸腺肽类药物到底是何物?能治癌症吗?适合您用吗?贵不贵?针对这些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今天一文为大家梳理清楚。
不是抗癌药为什么要用
首先需要跟大家明确的是,含胸腺法新在内的胸腺肽类药物并不是“抗癌药”,而是免疫调节剂。
我们都知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关系密切,癌症患者普遍存在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所致的免疫功能紊乱,而且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还可能进一步压垮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
而位于胸部的胸腺,是免疫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原发性淋巴器官,是T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关键场所。T淋巴细胞是适应性免疫的核心执行者,具有特异性识别、精准杀伤和免疫调控三大核心功能。
胸腺法新这类胸腺肽类药物就是模拟了胸腺激素的自然作用,通过药物主要作用于T细胞,给T细胞在胸腺内增生、分化及成熟加速,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激活CD4细胞,聚集NK细胞,起到调节和激活免疫系统的作用[2],被用于部分肿瘤的辅助用药。
对癌症患者的效果如何
我们来看一些相关研究:
* 肺癌:五年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获益[3]
一项胸腺法新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影响的回顾性研究发现:胸腺法新作为辅助免疫调节治疗,相较对照组,患者五年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显著升高,但鳞状细胞癌和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除外。
对于Ⅱ期~Ⅲ期的患者,胸腺法新联合化疗和放疗也是可以获益,靶向治疗患者除外。
* 三阴性乳腺癌:胸腺法新增强放疗疗效[4]
研究发现,胸腺法新可能通过改善树突状细胞介导的抗原呈递、促进T细胞反应来增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
* 肝癌术后:胸腺法新辅助治疗可改善单发肝癌预后[5]
胸腺法新通过提高患者免疫功能,让单发肝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显著优于未接受胸腺法新治疗的患者。2022年,《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推荐将胸腺法新用于肝癌术后的辅助治疗(Ⅲ级推荐,3类证据)。
* 结直肠癌:胸腺法新增强腹腔热灌注化疗效果[6]
腹腔热灌注化疗是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有效方法,临床研究显示:胸腺法新可以通过诱导Th1抗肿瘤免疫应答,增强腹腔热灌注化疗在预防腹膜转移治疗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以目前的研究来看,胸腺法新在肿瘤术后的辅助免疫提升方面有一些选择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肺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这几个癌种,且需要在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后确保合理用药。避免超适应症、超剂量、超疗程使用,更不要跟风,适合别人,不一定适合你。
胸腺法新贵不贵
目前胸腺法新分为国产和进口两类,国产胸腺法新每支价格在80~100元,进口胸腺法新每支价格在500元左右。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价格会相差5倍这么多?
由于进口胸腺法新属于原研药,国产胸腺法新属于仿制药,两者虽然在适应症、疗效方面是一致的,但是在原料、纯度、副作用、价格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临床上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更适合的药物。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问,那胸腺法新是提升免疫力和免疫细胞治疗有什么区别?
胸腺法新属于内源性免疫调节,通过促进体内T细胞发育、增殖和分化,来实现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它的地位属于辅助调节,间接改善结局。
免疫细胞治疗属于过继性免疫输注,有针对性地扩增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的细胞免疫细胞,如vNKT细胞,能非常快速地杀伤肿瘤细胞,还会调节肿瘤组织内部的免疫微环境,杀伤抑制性免疫细胞MDSCs,打破肿瘤的免疫逃逸,重建正常免疫系统,能力更大,责任也更多。
二者的发挥作用的机理及效果各有不同,需要根据病情的不同做出适合的选择。
参考来源:
[1]《2024至2030年中国胸腺法新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Xue XC,Yan Z,Li WN,et al. Construction,expression,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ymosin alpha-1 tandem repeatsin Escherichia coli[J]. Biomed Res Int,2013,doi:10.1155/2013/720285.
[3]Impact of thymosin α1 as an immunomodulatory therapy on longterm survival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after R0 resection: a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analysis [J].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22, 135(6): 756.
[4]Zheng S, Chen J. ASCO 2025 Abstract#e13128.
[5]LINYE H, ZIJING X, WEI P, et al. Thymosin alpha-1 therapy improves postoperative survival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for solitary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analysis [J]. Medicine, 2021, 100(20): e25749.
[6]Nevo N, Lee Goldstein A, Bar-David S, et al. Thymosin Alpha 1 as an adjuvant to 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in 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peritoneal metastases from colonic carcinoma. Int Immunopharmacol. 2022 Oct;111:109166.
来源:张明徽谈免疫与新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