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有礼 文明有你丨深蓝征程“破壁者”——记“滨海好人”邓石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5 11:10 1

摘要:在2025年第二季度“滨海好人”榜单中,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深水设计分院浮体设计部经理邓石获评敬业奉献“滨海好人”称号。作为留学归国的深水海洋工程青年技术骨干,他牵头攻克了浮式油气开发、深远海风电系统设计等多项国际技术难题,带领团队完成亚洲首艘圆筒型

津滨海讯(记者 范炳菲)在2025年第二季度“滨海好人”榜单中,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深水设计分院浮体设计部经理邓石获评敬业奉献“滨海好人”称号。作为留学归国的深水海洋工程青年技术骨干,他牵头攻克了浮式油气开发、深远海风电系统设计等多项国际技术难题,带领团队完成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海葵一号”及我国首座“双百”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的核心浮体性能设计工作,发表SCI一区论文10余篇,获公开发明专利20余项,并荣获石油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海油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行业殊荣。

逆向思维开辟风电设计新路径

随着海洋油气与新能源开发加速向深水化、绿色化迈进,我国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正以创新为引擎,在全球供应链中快速崛起。然而,在浮式生产设施设计领域,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意味着对未知领域的挑战。

2020年,邓石婉拒国外顶尖科研机构的邀约,毅然回国投身海工一线。他深知核心技术无法依赖外部输入,唯有自主攻关方能突破壁垒。工作之余,他潜心研读文献、追踪国际前沿技术,逐渐在浮式结构耦合分析领域形成独到见解。

2022年,邓石迎来首个重大挑战——全球首座“双百”(水深超100米、离岸距离超100公里)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的设计任务。项目伊始,风机厂商出于专利保护拒绝提供核心参数,导致浮体设计陷入僵局。

“正路不通,就逆向突围!”邓石带领团队从海量文献中抽丝剥茧,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逆向解析风机结构参数,重构出高精度模型。历经上千次耦合迭代分析,最终攻克参数匹配难题,技术准确率超90%,首创浮式风电全耦合设计方法,较传统解耦设计冗余度降低15%,显著提升工程经济性。

攻关期间,办公室的灯光常彻夜未熄。邓石以“钉钉子”精神反复优化方案,为项目节省成本逾亿元,更为我国深远海风电装备自主设计树立里程碑。

颠覆认知填补国际空白

在深水工程领域,技术空白往往环环相扣。2024年,亚洲首艘自主设计的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成功投产,其背后是邓石团队对南海极端海况的硬核突破。

南海强波浪与高速流的耦合效应,导致浮体运动机理异常复杂。传统理论认为高速流仅引发水平位移,邓石却通过数万组数据分析,首次发现并论证“流致垂向运动”现象,创立“高速流诱导浮体垂向运动分析技术”。该成果不仅被纳入挪威船级社认证体系,更填补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理论及算法空白,直接为项目降本超2亿元。

面对甲板上浪、外飘结构砰击等世界级难题,邓石创新提出“流固耦合+动态响应”综合解决方案,大幅提升结构安全性。在系泊锚链安装阶段,他优化施工方案,将单次张紧锚链数量从1根增至2根,降低锚机能力需求30%,效率提升50%,助力项目提前4天完成关键节点。

从“观澜”到“海葵”,邓石以创新为刃,在深水工程“无人区”中披荆斩棘。他的探索不仅推动了中国海工装备的技术跃迁,更彰显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面向未来,这位深蓝征程中的“破壁者”,将继续以智慧与汗水,书写我国海洋强国梦的新篇章。(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