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反无人机体系中,由高能微波武器、激光武器、反无弹炮系统组成的“铁三角”;以及由陆上机器狼、超音速无人机和无人艇等组成的无人作战群;还有专用于信息电子战的网络空间作战装备和电子对抗方队。
当先进的军事技术设备在九三阅兵中亮相,势必会引起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响。
尽管他们基本都没有来现场观礼,但这不代表他们不会关注,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那么,西方国家会在九三阅兵中看到什么?他们对此又是作何回应的呢?
要说九三阅兵中什么才是西方最为关注的?那一定非首次亮相的军事装备莫属。
比如,反无人机体系中,由高能微波武器、激光武器、反无弹炮系统组成的“铁三角”;以及由陆上机器狼、超音速无人机和无人艇等组成的无人作战群;还有专用于信息电子战的网络空间作战装备和电子对抗方队。
这些都属于新领域、新质战力,有些是借鉴了俄乌战场的第一手实战经验数据加以改进和完善的,有些则是以对未来无人化、智能化战场的前瞻性自主研发生成的。
总而言之,这些新域新质战力已充分证明,中国的国防科技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力量不仅能够捍卫和平,甚至可以重塑未来战争的规则。
其次更为吸睛的是战略威慑力量的展示,如,代表陆基核力量的东风系列、代表海基核力量的巨浪-3、代表空基核力量的惊雷-1等。
即使在常规主战装备方面,中国也实现了全面升级,足以媲美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作战部队。
比如,陆军的99B/100式坦克和新型两栖突击车等,都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新能源动力以及火力反面的升级。
而海军的鹰击系列反舰导弹、建在防控体系等,以及空军的歼-20系列、轰-6N/J、运油-20A等,也都在自身性能、协同能力、作战半径等方面获得了显著提升。
相信任何一个国家看到以上的军事力量展示,都不会无动于衷。如欧洲的一些人,事前抵制阅兵不成,在观看了阅兵后又搞起了言论攻击。
比如在9月3日当天,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就无端谴责,说中国和俄伊朝站在了一起。
面对这种充满偏见和鼓噪对立的言论,中国外交部随即在9月4日予以了公开的反对与谴责。
其实也可以理解欧洲的惊慌失措,一场俄乌战争也让他们意识到了自身军事力量的孱弱以及安全力量无可逆转的衰退。所以,他们只要看到中俄稍稍走近就格外的敏感。
相比之下,美国的特朗普的反应就显得淡定多了。不过,他真是如此毫不在意吗?
阅兵当天,特朗普在白宫接受采访时就承认,他观看了中国的阅兵,并给出了“很壮观、令人印象深刻”的评价。
当记者问到“您认为中国阅兵是否针对美国”时,他也故作轻松的回答:“不是,我认为他们不是在针对我们。”
然而时隔不过一天,美防长赫格塞思就在公开场合表示:他接到总统的命令,要求国防部在2026前完成重振美军的初步部署。
虽然赫格塞思同时强调,美方此举不是在寻求和中国发生冲突,而是意在保持美国全方位的战略优势。
可是,美国媒体却在播出他说话画面的另一边,插播起了中国九三阅兵的画面。
显而易见,与美国官方故作淡定不同,美国大众心里十分明白:一定是中国的此次阅兵展示狠狠刺激到了美军的神经。
至少他们已经清醒认识到,中美军事技术的代差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缩小,甚至有些方面,中美已并驾齐驱或有所超越。
再加上美国的工业产能衰退和中国产业链的不断升级,也许在可预料的时间内,中国很快就能在军事综合实力上领先于美国。
所以,他们必然会有所担忧和害怕,也必须要对自己的军队来一次史无前例的重振。
更何况,世界目前正处于重塑格局的阶段,中美相争的趋势已无可回避。
这种竞争倒不仅仅局限在军事实力方面,或者说,两国不见得会出现军事争端。
但是,双方的军事实力比较,一定是影响未来格局、影响其他国家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对包括日韩在内的中国周边国家而言,中国军事实力的增长,也是他们将来是否选择与中国站在一起,共同抵抗美国霸权欺压、重塑世界贸易规则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从欧美的紧张可以看出中国军事的实际力量,毕竟竞争对手的反应最真实。
而此次阅兵的展示,一是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这几十年来的成长壮大,二是可以保障自己在未来的格局竞争中,始终拥有和平的实力。
因为保证和平的通常不是“双方会不会轻启战端”,而是“对方敢不敢对我动武”!
来源:看历史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