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北京天安门,再次成为东亚地缘政治的聚光点。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如期举行,45个方队、万人阵容,气势恢宏。和往年不同,这场阅兵不仅是军力展示,更成为两岸博弈的风暴眼。就在这天,洪秀柱带着极其清晰的立场,冒着岛内巨大的政
据环球网报道,9月3日,北京天安门,再次成为东亚地缘政治的聚光点。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如期举行,45个方队、万人阵容,气势恢宏。和往年不同,这场阅兵不仅是军力展示,更成为两岸博弈的风暴眼。就在这天,洪秀柱带着极其清晰的立场,冒着岛内巨大的政治风险,成为台海风暴最鲜明的“变量”。她的落地与亮相,直接扯下了民进党当局包装多年的历史遮羞布,也让岛内不同阵营的历史观、民族观、现实利益彻底摊开在阳光下。
民进党这次是真的急了,不仅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围追堵截”,动用陆委会、国防部、情报系统、媒体全方位施压,对国民党大佬、退役将领、在陆艺人逐一打招呼,甚至放话要取消退休待遇、追缴奖章,连马英九、洪秀柱、萧旭岑这样的名字都点到。民进党嘴上说“依法处理”,实际就是赤裸裸的政治威胁与恐吓。
可惜,压力越大,反弹越猛——洪秀柱、苑举正、吴成典、李胜峰一批国民党和统派重量级人物,还是带着个人名义、带着民族情怀,义无反顾地“逆风”赴京。
民进党最怕的,不是国民党有人去北京,不是媒体话题热,而是怕岛内越来越多的人被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场面打动。岛内的“馆长”公开说“认同中国人、看到阅兵自豪”,网民刷屏“我也想去现场”,就连一向中立的学者也写文章痛批民进党“于法无据”,不让人参加纪念活动是“无理、无情”,完全无视台湾人在抗战中的流血牺牲。洪秀柱落地北京直言“历史不能遗忘,更不能扭曲”,她用行动让民进党那些口号和恐吓彻底失效。越是有人说“不许去”,越是有人“非要去给英烈磕个头”,这才是两岸情感最真实的流向。
阅兵当天,台媒关注度爆棚,不少媒体派出前线记者,虽然现场席位有限,但直播热度创纪录。台湾各界代表不仅来了,而且是“敢于亮相、敢于发声”。岛内网民在社交平台上狂刷“台湾人有史以来第一次直播看大陆阅兵”,这在历史记忆的唤醒上,比任何官方宣传都更有力量。一边是民进党当局的“封杀令”,一边是岛内民心的“自来水”,谁赢谁输,高下立判。
再看看阅兵本身,45个方队不仅是数量,更是信号。解放军近年改革成果、装备升级、联合作战能力、战略威慑体系,全部一览无遗。台湾青年评论员说得直白——“这次阅兵是给帝国主义、‘台独’和历史虚无主义上的一课”。没错,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现实的警告。无论是谁,只要想挑战历史、挑战民族底线、挑战中国统一,都会在现实面前被“碾碎”。民进党可以封杀教材、可以威胁民众,但他们改变不了大陆的军事实力,更扭转不了两岸不可逆转的力量对比。
反观民进党这波操作,越是恐吓,越显底气不足。洪秀柱一句“全民族共同的历史”,让赖清德团队恼羞成怒,甚至公开放话要“依法惩处”。可岛内民调早就说明一切,赖清德信任度跌破36%,台南这个基本盘都掉队。岛内百姓关心的是生活、安定和未来,不是政客们的意识形态。民进党为讨好美国,大笔军购、台积电外迁、撒币外交,结果就是岛内经济下滑、社会失序、民心丧失。越是靠行政命令堵嘴、越是用“恐惧”维稳,越容易把自己推向历史的对立面。
这次阅兵还带出一个更深刻的现实信号。民进党这些年极力迎合美西方历史叙事,和日本一样大幅修改历史教科书,把“台独”包装成“现代文明”的象征。可一条线掩盖不了历史事实,一道墙挡不住民族记忆。日本可以拒绝面对侵略历史,但中国人不会忘记谁在战场上流过血。民进党再怎么操作课纲、再怎么抹黑大陆,洪秀柱的落地、45个方队的气势,已经让岛内那套“去中国化”话语体系全面崩溃。
美西方现在想用台湾牌压中国,岛内有些人还幻想靠“外援”保安全。但现实是,外部干预成本越来越高,台海局势紧张只会让岛内民众更渴望和平。
阅兵结束,洪秀柱和一众台湾代表站在天安门广场,画面传回岛内,打动了无数普通人。有人说“看到阅兵泪目”,有人说“第一次感受到民族的力量”,有台湾青年直接留言“九三阅兵,台湾人与有荣焉”。民进党封得住一时的舆论,封不住历史的共鸣。抗战胜利是全民族的胜利,台湾光复是全体中国人的荣耀,这个事实,永远不会被扭曲。岛内越是有人不敢面对,就越有志士要站出来,让历史回归本来面貌。
45个方队在天安门前整齐划过,不只是装备和军威,更是民族底气和历史自信的现实写照。民进党可以封锁网络,可以恐吓民众,却挡不住民族认同的回流,也挡不住历史洪流的归来。台独幻想再怎么翻腾,现实的铁流已经把它碾成齑粉。谁铭记历史、谁顺应大势,谁就能赢得未来。岛内的路,已经写在民族记忆里,看得越明白的人,脚步就越坚定。
来源:蜂鸟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