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往事(二)闯关东,爷爷的身世之谜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7-25 16:03 1

摘要:后清政府迫于政治、经济等原因,开放了禁令,大批的山东、山西、河南等地百姓因为天灾人祸、战争等因素涌入东北!

上文说过爷爷是逃荒来到东北的!

山东人逃荒到东北被称为“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移民潮之一!

东北自古是辽、女真等少数民族聚集地。作为清朝的发祥地,被清政府保护起来,禁止汉族人进入。

这里地广人稀,拥有大片未开垦的肥沃黑土地,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

后清政府迫于政治、经济等原因,开放了禁令,大批的山东、山西、河南等地百姓因为天灾人祸、战争等因素涌入东北!

爷爷就是众多闯关东中的一员!爷爷与人为善,特别乐意唠嗑,但是从来不提自己的出身,对自己以前的家世讳忌莫深。

奶奶也不知道爷爷以前的过往,每次问起他老家还有谁,他敷衍的说家里没人了,他没有再回过老家!

爷爷开着马车店,每天迎来送往的人很多,很多都是回头客,在这打尖歇脚。

爷爷把炕烧的热乎乎的,抱来玉米杆和豆杆把牲口喂得饱饱的,然后坐在热炕头和老客喝点烧酒!

东北大车店是一种廉价的、大众化的住宿旅店,客人以赶大车的车老板、走南闯北的小商贩、手艺人以及过往的底层人为主。

一大排低矮的土坯房,场院很大,便于停放大车和马、牛、骡子等牲口。里面是大通铺,十几个人一个挨一个地并排睡觉的火炕。

里面混合着旱烟味、牲口棚的味道、烧火柴的味道、脚臭汗味!

环境虽然艰苦,但是充满人情味,南来北往的人聚到一起自来熟,坐在火炕上,喝着小酒,叼着旱烟袋,天南海北的唠着各自的所见所闻。

东北的旱烟袋有一尺多长的中空的烟袋杆,前面有个装烟叶的金属烟锅,将烟叶摁进烟锅里,用洋火点着,吊住烟嘴猛吸几口,烟叶就着了起来。抽完后将烟锅倒扣,在炕沿上磕打几下,烟灰就掉落出来了。

在烟杆中间挂着一个烟口袋,里面放些烟叶备用,出门时带着方便,烟瘾犯了随时可以抽。在家时烟叶放在炕上的烟笸篓里。

东北女人为了驱虫、御寒、解乏也抽这种旱烟袋。这就是有名的东北四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反穿皮袄毛在外)之一!

住店的客人也有打听消息的,找人的,寻亲访友的。大车店是当时重要的信息来源地和传播地!

那年的冬天是真的冷啊,外边哈气成冰,大车店挂着厚厚的门帘子,门帘子外边都是冰碴子。火炕噼啦啪啦的烧着柴火,即使这样,人躺在被窝里都冻脸,睡觉时要带着狗皮帽子!

这天,大车店的门帘从外边推开,一股寒风吹了进来。一个捂得严严实实的人走了进来,露出的眼睛和帽子边缘都挂满了白霜,一看就是在外边走了很久。

那人进来坐在炕沿上,暖和了一会儿,摘掉帽子,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自称来到这边是寻亲,向大家打听一个十多年前逃荒到东北的山东人。

当时爷爷也在店里,众人七嘴八舌的问那小伙子,你寻找的人姓啥?来自山东哪里?哪年来的?多少岁?是你什么人?

小伙子说自己姓王,找的人是自己的爹,家住山东某地,那年家里闹饥荒,爹出来逃荒,把娘和几岁的自己扔在家里,至今未归。听人说爹在这里,于是,自己出来找寻!

小伙子说到后来,我爷爷在旁边听得脸色都变了!

这时有人喊我爷,王掌柜,小伙子老家跟你是一个地方吧?你们一个姓,你认识不?

我爷爷手里拿着旱烟袋“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天塌了……

来源:执笔写流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