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落幕,李在明松了一口气,北京罕见一幕发生,朝鲜领导人给了他最大面子,美朝韩或将再聚首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5 13:00 1

摘要:九三阅兵刚刚结束,整个国际舆论场几乎被这场大秀刷屏。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元首高调同框,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也以特使身份亮相,成了少数亮相的美日韩阵营高层。很多韩国媒体盯着一个细节——朝鲜领导人和禹元植在现场握了手。这一“罕见一幕”,不止让韩国舆论沸腾,也让李在

据上观新闻报道,九三阅兵刚刚结束,整个国际舆论场几乎被这场大秀刷屏。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元首高调同框,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也以特使身份亮相,成了少数亮相的美日韩阵营高层。很多韩国媒体盯着一个细节——朝鲜领导人和禹元植在现场握了手。这一“罕见一幕”,不止让韩国舆论沸腾,也让李在明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韩国这几年夹在美中俄多方博弈中,日子并不好过。李在明上台后,不管是对华、对朝,还是对美,都想搞点“新花样”,既要维持与美日的军事同盟,又想缓和与中国、朝鲜的紧张。结果呢?美韩贸易摩擦、半岛局势紧绷、国内压力山大。李在明最怕的,就是朝鲜彻底关死对话大门。可这次,朝鲜领导人在北京主动和韩方政要握手致意,哪怕只是短短寒暄,都足以让李在明喘口气。

禹元植这趟北京之行任务不轻。带着李在明的口信,试图和朝鲜领导人搭上线,还要尽力修补中韩关系。按照韩国国内的说法,禹元植能不能和朝鲜领导人面对面,本来就没底。两人座席本来距离较远,朝鲜近期对韩国态度强硬,外界普遍不看好有实质接触。可阅兵式后,禹元植竟然在招待会上碰上了朝鲜领导人,两人握手、简短交谈,韩方第二天还要专门开记者会公布细节,足见这次接触的分量。

不少韩国观察家都清楚,这种场面其实极为罕见。自2019年板门店会谈以来,朝韩政要首次在国际场合互动。2018年那会儿,文在寅靠着美朝首脑会晤和《板门店宣言》一战成名,赢得国内民意和国际声望。李在明现在也想复制这种“划时代成就”,哪怕只是迈出一小步,也能在青瓦台历史上留下点什么。朝鲜领导人这次给了他最大面子,至少没有把门关死,给了后续对话的希望。

从现场反馈看,双方确实只寒暄了几句。禹元植主动提起“我们时隔7年再见”,朝鲜领导人只是淡淡回应了一个“是”,态度相当克制。外界别指望一次握手就能让半岛重回2018年春天,但这一步的象征意义,已经远超内容本身。更微妙的是,普京还主动和禹元植聊了几句,问他作为韩国政要,有没有什么信息希望转达给朝鲜领导人。这种“中间人”的角色,俄方扮得很到位,既显示了莫斯科的影响力,也给韩国留了台阶。

李在明政府其实很清楚,缓和半岛局势,不能指望美日韩铁板一块。美韩贸易分歧不断,拜登和特朗普都把韩方当成“提款机”,真正的安全承诺给得很含糊。李在明想要在任期内搞出点“外交突破”,不得不对中、对朝送出善意。今年韩国暂停对朝广播,派特使三次邀请中国高层访韩,这些动作都透露出一个信号:韩国想要多边平衡,不能只做美国的小弟。

但朝鲜方面的回应同样精准。近期朝中社公开批评美日韩安全合作,把李在明的“示好”称为“虚伪”。朝鲜领导人这次在北京对韩国特使客气一下,更多是一种外交姿态,并未实质性松动对韩政策。更何况,中俄朝三国高调同框,朝鲜和俄罗斯一对一会谈超过1小时,朝鲜领导人还主动承诺要“倾尽一切”支援俄罗斯。很显然,朝鲜的战略重心和安全依赖,已经彻底转向北方。

韩国这边,除了握手,禹元植还和中方高层再三沟通,反复邀请中方领导人访韩出席APEC等多边会议,试图修复中韩关系的裂痕。过去几年,韩国对美日依赖过高,经济、外交都吃了不少亏。李在明明白,如果不能和中国补上这块短板,韩国在东北亚就永远没有主动权。

北京这场大阅兵,成了东北亚多边外交的“超级舞台”。朝鲜不但和俄方深化战略同盟,还通过中方平台争取到更大国际空间。韩国则努力搭顺风车,哪怕只能寒暄,也比彻底失联要强。外界都在猜,这种罕见的握手,会不会是美朝韩三方重启对话的起点。特朗普早就放话想再见朝鲜领导人,李在明也希望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美朝韩真能在北京这个平台再聚首,对半岛格局、对整个亚太地缘来说,都是一场大事件。

但理性一点看,朝韩关系现在远没到破冰的时候。朝鲜对韩方依然高度警惕,双方缺乏互信,军事对抗机制并未有本质松动。美日韩三方同盟短期内不会动摇,朝鲜对韩国的“外交冷淡”也不是一时能化解的。

这场罕见的握手,是外交舞台上的一次象征性突破,也是一场复杂地缘棋局中的微妙博弈。李在明能否借此成为“下一个文在寅”,还得看后续各方的智慧和选择。朝鲜给面子,韩国递橄榄枝,中俄做平台,美方随时准备切入,半岛局势的每一秒都充满变数。

来源:精评要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