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冯巩带队南下商演,票价最高680元,却禁止观众拍照录像。 预售数据显示,想看人数不足百人,场面冷清。 这位曲协主席的商演尝试,反而让长期因“高价票”备受批评的郭德纲意外获得了不少观众的谅解。
冯巩带队南下商演,票价最高680元,却禁止观众拍照录像。 预售数据显示,想看人数不足百人,场面冷清。 这位曲协主席的商演尝试,反而让长期因“高价票”备受批评的郭德纲意外获得了不少观众的谅解。
2025年下半年,冯巩作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率队南下深圳进行商业演出。 最高票价定为680元,比曹云金团队的300元左右票价高出一倍有余。 现场还禁止观众拍照录像,试图将演出内容“锁”在剧场内部。
然而市场反响并不热烈。 据售票网站统计,演出“想看”人数不到百人,与实际到场观众数量都远低于德云社等团体动辄上千人的热度。 不少观众直言“680不是看不看得起,是值不值得”。
冯巩此次带来的演员阵容以年轻面孔为主,如金菲、陈曦等,姜昆等老一代艺术家并未出场。 更引人瞩目的是,团队中还包括了戴志诚和陈寒柏等有争议的演员。
戴志诚的婚姻经历备受议论。 他现在的妻子袁茵,是已故相声名家侯耀文的前妻。 侯耀文是戴志诚的师叔,这种“侄子娶了婶子”的关系,在注重伦理的相声圈里引发了诸多批评。
陈寒柏则因一口气认了五个干爹而被一些网友称为“五姓家奴”。 其中一位干爹只比他大四岁。 最让人不解的是他和妻子的关系:他让妻子称呼自己为“爸爸”,并称妻子为“闺女”,这种奇怪的称呼习惯持续了几十年。
冯巩在南昌的演出,节目是《一个大瓜》。这也是他在2025年北京台春晚上的表演。 内容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根据地方特色做了小调整:在北京说自己卖爆肚,到了深圳改卖烧鹅,到南昌又变成卖酱鸭。 开场白也依然是那句经典的“我想死你们啦! ”。 这种“换汤不换药”的表演方式,让不少观众觉得缺乏诚意。
任曲协主席后,曾被许多人期望能带领相声走向新高度。 然而现在不少人觉得相声领域难听的消息变多了。 观众希望他能整顿相声圈子某些不合理的现象,但他似乎始终没有太大动静。 对于他的“无所作为”,观众感到失望,不明白他为何在其位不谋其职。
面对大家的质疑,冯巩给出的解释是进行商演是为了让相声得到更好的宣传。 但如果真的如此,为什么他的门票价格定得如此之高,甚至比一些市场更受欢迎的演员还要贵?
与冯巩商演的遇冷相比,德云社的市场表现强劲。 2025年的数据显示,德云社线下商演市场占有率突破70%,巡演平均票价达880元,而主流相声团体票价普遍低于300元。 郭德纲构建的“德云生态”,通过直播综艺、影视跨界等多元布局,将传统曲艺转化为泛娱乐产品。
德云社通过“九字科”“霄字科”的工业化造星模式,持续向市场输送流量艺人。 而主流相声界近十年未推出现现象级新人。 冯巩的弟子如贾玲选择了转型影视导演并取得成功,白凯南、宋宁、曹随风等弟子则更多改行去演了小品。
面对市场边缘化危机,主流相声人也开始了直播赛道的战略突围。 72岁的姜昆试水体育直播,单场打赏收益据称超过半年工资。 冯巩的短视频账号粉丝突破5000万,一条生活类短视频播放量可达2亿次,远超其春晚作品的传播数据。
收徒模式也在发生数字化革新。 传统线下拜师仪式演变为“直播打赏准入制”。 姜昆2024年新收30名徒弟中,60%通过直播间打赏获得面试资格。 冯巩推出的“云学徒”计划,以2980元/课时的付费连麦模式,将传统口传心授转化为知识付费产品。
主流相声演员的收入结构发生了颠覆性变革。 数据显示,他们的剧场演出收入占比从70%暴跌至20%,体制补贴占比从25%缩水至5%,而直播打赏与广告代言分别占据了60%和15%的收入份额。
冯巩作为曲协主席,一直高举“反三俗”旗帜。 但他选择与戴志诚、陈寒柏等有争议的演员合作,让一些观众对其用人标准产生了疑问:“主流相声艺人应该更注重艺德,这样才能带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相声这门艺术,在当代社会如何保持活力? 仅靠换几个地方词汇的老节目显然不够。 当73岁的姜昆在直播间呼唤“榜一大哥”,67岁的冯巩用经典台词为商业引流,这是传统艺术的新生,还是无奈的妥协?
相声演员的私德问题,究竟会不会影响你对他们作品的欣赏?
来源:臧臧娱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