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晚上,电视里演了个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晚会。有个画面特别震撼,82个战士的影像排成一排,底下写着“刘老庄连”。解说员说这是82年前打鬼子牺牲的连队,后来当地人又凑了82人重新组建的。我看完心里直发毛,这故事得从1943年说起。
9月3日晚上,电视里演了个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晚会。有个画面特别震撼,82个战士的影像排成一排,底下写着“刘老庄连”。解说员说这是82年前打鬼子牺牲的连队,后来当地人又凑了82人重新组建的。我看完心里直发毛,这故事得从1943年说起。
那年3月,江苏淮阴刘老庄来了上千个日本兵。新四军四连82个人要挡住他们,给大部队和老百姓转移争取时间。仗打了一整天,子弹打光了就用枪托砸,枪托断了拿铁锹砍,最后连牙齿都上了。82个人全死了,但拖住了敌人,让大部队跑了。
后来在烈士留下的东西里,找到一把弯得不成样的步枪。枪管被砸变形了,现在放在连队的荣誉室里。有个叫李云鹏的指导员写了封家书,说等仗打完就回家。可惜他20岁就死了,照片是唯一留下的模样。
战斗结束后,当地82个年轻人主动参军,重新组成了四连。现在这个连队已经从最初的83号发展到6673号,名字还是叫“刘老庄连”。但有意思的是,阅兵时他们举的旗子上写着“刘老庒连”,多了一个点。纪念馆馆长说,这字是那时候常用的写法,连队特意保留下来,代表对历史的尊重。
现在用的队旗是标准的“刘老庄连”,但战旗还是用旧字。有人觉得这多出来的点没必要,但连队的人说,这就是他们和前辈的连接。就像那把弯枪管,或者李云鹏的照片,都是为了让后人记住那些真真实实发生过的事。
9月3日那天,80面抗战部队的旗子在天安门广场飘着。刘老庄连的旗子也在里面,带着那个多一点的“庒”字。看直播的人发现这个细节,网上讨论了一阵子。不过讨论归讨论,旗子上的字一直没改。
纪念馆里除了枪管,还有战士们用过的水壶、绑腿。有个解说员说,现在连队每年清明都回来扫墓,新兵入伍第一件事就是听这段历史。有个老兵说,当年要是没这些人挡住鬼子,他爹妈可能就跑不掉了。
网上有人说现在和平了,这些故事听着像老古董。但看那些年轻战士训练时,还是会想起82个人拼了命的样子。历史书上的数字,其实都是活生生的人。
来源:仁仔是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