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维导语:工业旅游早已不只是参观生产线,如今,老厂房成网红打卡地、生产线变沉浸式课堂、工业遗产化身城市文化符号 —— 工业旅游已突破 “企业宣传窗口” 的局限,进入“产业融合+区域协同” 的3.0阶段。
绿维导语:工业旅游早已不只是参观生产线,如今,老厂房成网红打卡地、生产线变沉浸式课堂、工业遗产化身城市文化符号 —— 工业旅游已突破 “企业宣传窗口” 的局限,进入“产业融合+区域协同” 的3.0阶段。
绿维文旅深耕工业旅游二十年,服务工业遗产活化、厂区体验升级、产业小镇打造等各类项目数十个,案例覆盖首钢、茅台、大庆等标杆场景。本文结合行业发展与创新实践,从发展阶段、核心价值、六大模式到未来趋势,拆解工业旅游如何让 “旧资源” 焕发 “新活力”。
一、工业旅游3.0:从“单点参观”到“生态构建”的质变
工业旅游的演进始终与中国工业发展同频,历经三大阶段:
1.0萌芽期:企业自发主导,以“参观生产线、展示产品”为核心,如早期啤酒厂、汽车厂观光,本质是“企业宣传窗口”;
2.0有序期:2001年起,原国家旅游局出台《工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推动“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创建,首钢、青岛啤酒等标杆涌现,行业走向标准化;
3.0提质期:随新型工业化、消费升级加速,工业旅游突破单一工厂/遗址局限,联动文化、研学、文创、康养等业态,成为老工业基地转型、传统企业升级、城市功能完善的“关键抓手”。
我国现有262个资源型城市(《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截至2023年11月,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达178家(工信部2023年12月数据);据中研普华预测,2025年工业旅游市场规模将破450亿元,2030年有望超1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8%-22%,成文旅“新增长极”。
二、三大核心价值:工业旅游如何实现“多方共赢”
工业旅游的核心魅力,在于将“工业的刚性资源”与“旅游的柔性体验”融合,创造“1+1>2”的价值:
1. 城市更新“催化剂”:让“工业锈带”变“文旅秀带”
老工业基地的停产厂房、闲置设备,经“风貌保留+功能重构”可激活区域活力——如北京石景山因首钢转型焕发新生,大庆因石油遗产研学填补城市文旅空白,秦皇岛港借工业遗址改造成为“港口文旅地标”。
2. 企业转型“新引擎”:从“卖产品”到“卖文化+体验”
传统企业可通过工业旅游突破产能瓶颈,将生产过程转化为体验资源、企业文化转化为旅游IP——茅台从“卖酒”升级为“中国酒文化传播窗口”,北汽蓝谷从“汽车生产”延伸“新能源工业体验”,中国一重从“重型装备制造”拓展“工业科普展馆”。
3. 旅游市场“新供给”:填补“深度体验”空白
当旅游从“打卡观光”转向“沉浸式体验”,工业旅游以“不可复制场景+知识性体验”满足需求——沈飞航空博览园的“航天科技体验”、丹泉洞天的“洞藏酒沉浸游”、南京云锦的“非遗手工研学”,覆盖研学、休闲、科普等多元客群。
三、6大核心模式:绿维实践解码工业旅游破局路径
不同工业资源的“规模、属性、载体”不同,需匹配差异化开发模式。绿维文旅结合行业发展与实践,总结形成6大可复制模式:
模式1:大型遗产活化模式——从“工业锈带”到“文旅秀带”
核心逻辑:针对10万㎡以上城市级工业遗址(如停产大厂、老矿区),以“风貌完整保留+全业态植入”打造城市文旅地标,让老遗址讲新故事,需政府主导、全产业链开发。
北京首钢:曾面对 “8 平方公里停产厂区、6.47 万工人就业” 的核心难题,绿维文旅在《北京首钢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 “后现代艺术包装的都市休闲聚落” 定位:保留高炉、冷却塔等工业地标,植入钢厂游乐园、首钢博物馆、会展中心、工业风情体验带等业态,同时联动永定河生态资源打造滨河休闲带。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更让首钢成为北京城西 “工业遗产 + 都市休闲” 的新商圈,甚至成为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配套亮点区域,完美实现 “工业锈带” 到 “文旅秀带” 的转变。
河北井陉文化休闲小镇:依托 “一五” 时期3502军服厂区(苏联援建建筑),绿维文旅提出以 “一五文化” 为核心,打造 “苏联风情休闲街 + 军服博物馆 + 工业乡愁体验区”,复建苏式筒子楼、当当车等场景,将中小型厂区转化为“京津冀工业乡愁目的地”,解决 “产业基础薄弱、文化资源分散” 的痛点。
成都东郊记忆: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改造,保留厂房框架、机床设备,植入音乐演出、国潮市集等业态,2024年接待游客超1700万人次、人均消费额较改造前增长217%、营收较改制前增长370%,成“工业遗产+文创消费”全国标杆。
模式2:工业遗存微更新模式——IP驱动的中小型厂房焕新
核心逻辑:针对500-10000㎡中小型厂房/仓库,以“微改造+轻运营”为核,保留管道、航车等工业肌理,植入强记忆点IP,小成本激活城市存量空间,适合老城区、居民区嵌入型遗存。
大连熊洞街:冰山集团4800㎡旧车间植入6米机械巨熊“北北”(配备AR喷雾互动、驾驶舱体验)与蒸汽朋克主题场景,项目日均客流超4000人次,外地游客占比60%,现已成为东北工业旅游现象级IP。2024年接待游客163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60%,80%的本地游客复游4次以上。
郑州记忆・油化厂:通过保留工业遗迹(旧砖墙、裸露暖气管等)与植入"郑州记忆"文化IP(河南坠子非遗展演、国潮主题打卡墙)的有机融合,配套创意咖啡、手作工坊等新业态,形成工业遗产活化样本。项目日均客流量稳定在3万人次左右,在小红书平台产生超8000篇打卡笔记,带动周边商铺租金同比上涨约30%。
模式3:产业融合赋能模式——从“单一产业”到“文旅共生”
核心逻辑:依托企业核心产业(酒、新材料、食品等),联动“文旅+研学+文创”构建“产业+旅游”融合链,适用于有明确产业属性的企业/园区。
贵州茅台:绿维文旅在《贵州茅台集团旅游策划》中,未将其局限为 “酒厂观光”,而是立足 “国酒” 身份与 “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 地位,提出 “跳出茅台看茅台” “从区域经济与中国酒文化战略高度挖掘价值”的思路 —— 以茅台镇为载体,整合高粱种植基地、白酒工业园区、酒文化博物馆等,构建 “国酒朝圣 - 文化感受 - 休闲体验 - 文化升华” 的全链条产品。游客不仅能参观酿酒车间,还能在 “醉古镇” 体验酱酒酿造、在 “飞天盛典” 观看酒文化演艺,甚至购买定制化酒文创产品。这种 “酒+文化+旅游” 的融合,让茅台从“卖酒” 升级为“传播中国酒文化”,品牌价值与市场影响力双重提升。(扩展阅读:茅台镇,一个依托国酒文化发展起来的工业旅游胜地)
湖北官桥新材料小镇:绿维文旅在小镇概念性规划中,以 “新材料产业” 为核心,通过 “三步筛选法” 确定金属新材料、建筑新材料等 8 大潜力产业,配套 “科技探索营 + 新材料体验馆 + 康养文化园”,打造 “生产 + 生活 + 生态” 三生融合小镇,最终入选 “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成为 “产业型工业旅游” 标杆。
模式4:厂区场景体验模式——从“生产空间”到“体验空间”
核心逻辑:在产厂区划分“旅游专属通道/区域”,通过“生产线可视化+工艺互动化”设计,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工业流程,实现“生产与旅游共生”。
山西光大焦化:绿维文旅・光影侠助力山西光大焦化气源有限公司提档升级,通过改造+运营一体化服务,将企业退役旧维修车间打造为全国首家焦化行业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 ——“煤化工与生活科普馆”。项目保留车间内暖气管网、废弃航车等工业遗存并创意改造,同时提供展陈设计施工与研学运营支持:以布展设计为基础,融入实物展示与最新多媒体技术,设计多种互动模式,让游客在游玩中直观了解煤炭高效转化为焦炭、化工产品、电力、热能等的工艺过程,既活化工业空间,更用沉浸式科普扭转大众对能源企业的刻板印象。光大焦化“煤化工与生活科普馆”建成记
中盐红四方:绿维文旅《中盐红四方工业旅游项目的景观策划及重要区域的概念性设计》中,梳理红四方工业文明脉络,重构项目文化基底和景观,划分入口印象区、循环科技区等,保留代表设备、标语标牌,将生产空间转化为工业景观,同时规划货运与游客分流动线,围绕 “生产可视化 + 科普互动化”的 核心逻辑,以 “六元四化” 手法展示工业历史和成就,配套光伏、锂电池主题景观打造循环经济体验。2024年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红色教育基地”。
模式5:企业展馆IP模式——从“品牌宣传”到“科普研学”
核心逻辑:企业主导打造展馆,以“历史+技术+品牌”为核心,通过AR、数字孪生等科技化展陈,成为品牌传播与科普教育载体,适用于制造业企业。
中国一重展览馆:绿维文旅·光影侠在中国一重集团 70 周年展馆升级项目的全国竞标中,以 “心怀国之大者,挺起央企脊梁” 为核心主题中标。针对原展馆布局形式滞后问题,优化内容、重构空间、利旧设备,增设 “重工制造体验区”“重器打卡路线”,开发主题研学课程,弥补叙事单一性。以 “第一之道” 为空间语言、“中国制造业第一重地” 为内容核心,分国之重地、国之重技、国之重器三大展厅,融合 AR 工业模拟、场景还原等形式,将展馆升级为 “工业旅游 + 科普研学 + 精神殿堂” 的复合空间,彰显央企使命,成央企展馆升级标杆。
中国一重展览馆效果图(绿维-光影侠设计施工一体化原创案例)
北京牛栏山酒厂:绿维文旅·光影侠在牛栏山厂区的景区型博物馆项目中,以“正宗二锅头,地道北京味”为主题,通过展陈设计休闲化、景观设计休闲化、项目构架休闲化,全面解读二锅头与京味文化、京味生活之间的联系,配套京味文创商店,助力“牛栏山”品牌发展。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荣获中国工业旅游创新成果奖,现已成为北京酒文化地标。
模式6:区域目的地打造模式——从“单点资源”到“文旅集群”
核心逻辑:整合区域内多个工业资源(遗产、厂区、展馆),联动周边文旅资源打造“工业旅游目的地”,适用于资源型城市、工业强区。通过构建多元业态融合的产业体系,挖掘工业文化内涵,塑造区域品牌形象,吸引不同客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实现从单一工业旅游点向综合性旅游目的地的转变。
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整合东港区全国首个 “五星级” 绿色港区、西港区工业遗迹与智慧集装箱码头等多元工业资源,2023年4月启动国家 4A 级景区创建,累计投资超 3000 万元。景区委托绿维文旅,结合专家指导,针对交通、游览等八方面制定提升方案并备案,落地 37 项重点任务、117 项提升内容。经近一年升级,景区服务设施显著改善,成功创 4A,进一步推动秦皇岛 “工业景观 + 滨海资源” 融合,从单点工业观光向 “环渤海工业文旅集群” 迈进,强化区域旅游竞争力。
大庆油田“大庆精神+”:绿维文旅在《“大庆精神+”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规划》中,提出以大庆精神为基础,以工业遗产为载体,打造主题明确、多元拓展的大庆精神工业遗产文化研学旅游目的地。通过整合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老油井、生产车间等工业资源,构建“红色研学+工业体验+文创消费”体系,打造三大类主题产品、六大精品项目,形成10余条主题游线,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感受石油工业文化,成为大庆城市文旅新增长极,实现区域工业旅游资源的集聚效应,推动大庆从资源型城市向文旅融合型城市转型 。
四、未来趋势:工业旅游“五化”方向
基于多年实践,绿维文旅认为工业旅游未来将呈现五大趋势:
1. IP化驱动:从“工业叙事”转向“IP叙事”,如熊洞街“北北”、郑州“郑州记忆”,通过拟人化IP、场景化互动吸引Z世代;2025年工业旅游IP衍生品收入占比将超15%(中研普华数据);
2. 跨界融合化:“工业+研学”“工业+夜经济”“工业+康养”成新方向;
3. 数字智慧化:5G、VR、数字孪生广泛应用,如中国一重“虚拟操作重器”、小米汽车工厂“智能导览系统”,提升体验感与运营效率;
4. 品牌战略化:企业将工业旅游纳入品牌战略,如茅台用“酒文化体验”强化“国酒”认知,北汽蓝谷用“新能源体验”传递“低碳理念”;
5. 运营专业化:从“单点策划”转向“全链条运营”,绿维文旅通过“规划+建设+运营”EPCO服务,确保项目从“蓝图”到“落地盈利”。
结语
工业旅游从不止于观光,它是老工业城市的更新密码、传统企业的转型钥匙、文旅产业的创新源泉。无论是首钢、东郊记忆的 “重资产叙事”,以大场景讲透工业史诗;还是熊洞街、郑州油化厂的 “轻量表达”,用小而美唤醒城市记忆,其核心始终是 “让老厂房说话”:说 Z 世代爱听的IP故事,说产业共生的融合故事,说城市新生的蜕变故事。
从大庆 “精神+遗产” 的研学集群,到茅台 “产业+文化” 的体验升级,再到秦皇岛 “工业+滨海” 的目的地打造,皆印证工业资源活化的多元可能。未来,绿维文旅将继续秉持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初心,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让更多工业印记转化为文旅新极,实现城市、企业、游客的多方共赢。
素材来源:中国工信新闻网、人民网、红星新闻、石景山文旅、光大焦化、绿维/光影侠原创案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工业旅游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免责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致力保护作者版权,如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绿维文旅是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EPCO综合服务商,“四甲”规划设计、建设总包、文旅运营全程服务机构。从2005年创立之初,便提出了“创意经典·落地运营”的理念,经过十几年创新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顶层设计、投融资、EPCO、招商、运营、智慧旅游、博物馆展陈设计等全产业链多引擎驱动发展新格局。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运营,绿维文旅形成了“运营为基础、资源全整合、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全流程操作的核心能力,将更好地为文化、旅游、大健康、体育、农业、教育、房地产等区域综合开发及项目落地建设、运营管理提供全链全程的服务。
绿维文旅期待与大家的合作!
来源:绿维文旅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