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巴奴颇具知名度,但从战略角度,无论是成本领先还是差异化,其优势都不够突出”。
一片毛肚年赚23亿 火锅爱马仕的逆袭之路
热辣滚烫。
烟火缭绕。
一口铜锅,煮沸了整个餐饮界的认知。
🌟 01 逆势增长
2024年。全国火锅关店总数超过30万家。
巴奴却新开35家门店。
年收23亿。
利润率反超海底捞。
凭什么?
答案藏在一片毛肚里。
🌟 02 产品主义的偏执
“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
2012年。杜中兵毅然更名“巴奴毛肚火锅”。
毛肚——
摒弃传统火碱发制。采用木瓜蛋白酶嫩化技术。
出品率仅1:1.2(传统碱发可达1:4)。
但安全。脆嫩。透光可见纹理。
菌汤——
云南野生菌当天现熬。
超过4小时全部倒掉。
连葱花都要精确到15粒。
菠菜按月令更新。
羊肉只选内蒙古草原180天自然生长的羔羊。
豆芽要用特定水源灌溉。
……
这哪是做饭?简直是修行。
🌟 03 第三代供应链:藏在美味背后的护城河
“能冷鲜不冷冻”
“能天然不添加”
“能当天不隔夜”。
巴奴耗资数亿打造“第三代供应链”体系。
5个中央厨房。
1家专业化底料加工厂。
每日配送效率控制在24-48小时。
门店未动,央厨先行。
无法实现每日配送的区域?坚决不开店。
🌟 04 下沉市场的胜利
你以为高端注定属于一线城市?
巴奴说:不。
78.6%的门店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
这些地区展现出更强的盈利能力。
2025年一季度经营利润率高达24.5%。
高于一线城市的20.7%。
为什么?
房租、人力成本更低。
优质产品供给不饱和。
消费者更愿意为看得见的品质买单。
🌟 05 客单下滑与翻台提升的平衡艺术
挑战并非不存在。
2022~2025年一季度。
巴奴顾客人均消费从147元降至138元。
一线城市从183元降至159元。
但翻台率从3.0次/天提升至3.7次/天。
2025年一季度。同店销售额同比回升2.1%。
巴奴通过提升运营效率来平衡。
🌟 06 上市:豪赌还是必然?
2025年6月。
巴奴递交招股书。冲刺港股“火锅第三股”。
计划2026~2028年。
分别开设约52家、61家及64家新餐厅。
远超过去三年的扩张速度。
但招股书中也坦承:
“可能无法维持过往的扩张速度”。
资本市场看法出现分歧。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指出:
“虽然巴奴颇具知名度,但从战略角度,无论是成本领先还是差异化,其优势都不够突出”。
🌟 07 火锅红海生存法则
从巴奴经验中可提炼四大生存法则:
1.极致单品战略:用差异化破局
2.供应链生死战:中央厨房支撑高效运转
3.动态定价艺术:灵活调整产品组合
4.数字降本增效:AI排班、智能点餐、私域流量
食材损耗率压降至5%以下
人力成本控制在30%以内
租金占比不超过15%
平台佣金低于10%
——这是2025年餐饮生存的基准线。
💎 结语:真正的差异化
当行业都在计算坪效人效时。
巴奴仍在丈量牧场到餐桌的距离。
这或许是资本市场看不懂的慢生意。
却是中国餐饮该有的笨功夫。
23亿。
不只是一串数字。
是对产品主义坚持到底的回报。
餐饮的终极战场。
不在菜单。
不在装修。
而在每一寸供应链的打磨。
和每一口真实的滋味里。
一句话总结:巴奴用24年证明,在寒冬中播种,在红海中坚守,终将等到春暖花开。
来源:萌宠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