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一则关乎中墨经贸与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墨西哥计划在2026年预算提案中提高对华关税,而这一政策背后,离不开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持续施压。
近期,一则关乎中墨经贸与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墨西哥计划在2026年预算提案中提高对华关税,而这一政策背后,离不开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持续施压。
作为中国汽车在全球的首要出口市场,墨西哥此次加税若落地,是否会重创中国汽车出口?面对这一局面,中国外交部已回应,可谓是态度坚决。
自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上任后,便多次要求墨西哥、加拿大与美国在贸易政策上保持一致,对中国进口商品筑起更高关税壁垒。
为迎合美国诉求,墨西哥官员抛出北美堡垒构想。此构想妄图以限制中国货物进口为手段,进一步强化美墨加三国在贸易与制造业领域的关联,其意图值得警惕。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对此明确表示赞赏,两国还计划在明年年中前重新审查《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
墨西哥的这一决策,本质是想通过加税讨好美国,为后续USMCA审查扫清障碍。毕竟,墨西哥与中国日益增长的贸易关系及中国在墨投资,被认为可能影响其在USMCA审查中的立场,加征对华关税便成为其安抚美加政府的重要筹码。
与此同时,墨西哥国内产业保护需求也为这一政策添砖加瓦。今年1月,墨西哥推出墨西哥计划。该计划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降低对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进口的依存度,意在贸易领域构建一个更具自主性、多元化的全新格局。
过去十年,中国在墨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汽车零部件、纺织品、塑料原材料等品类对本土制造商形成冲击,行业协会多次请愿要求提高关税平衡竞争,而加税同时还能增加财政收入,帮助总统辛鲍姆控制预算赤字。
具体到加税政策本身,墨西哥计划将矛头对准汽车、纺织品、塑料等商品,相关提案草案预计于9月8日提交国会。
由于辛鲍姆所在政党及盟友在参众两院均握有三分之二多数席位,法案被修改的可能性极小,大概率将顺利通过,不过目前具体关税税率尚未明确,计划仍存调整空间,且其他亚洲国家预计也将面临更高关税。
在众多受影响品类中,中国汽车行业无疑是焦点。数据表明,墨西哥超越俄罗斯,跃升为中国汽车全球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车企优势凸显,在当地占据可观份额,如同类SUV价格较日美车型低近20%。
部分品牌还提供长达10年的保修期,远超行业常规的3年期限,高性价比让中国汽车在墨市场极具竞争力。
然而,若加税政策落地,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税负将大幅增加,中国车企的价格优势会被显著削弱,出口规模可能遭受冲击,此前已有行业分析师建议墨西哥采用配额+高关税模式限制中国汽车进口,虽暂不确定辛鲍姆政府是否会采纳,但中国汽车出口的不确定性已显著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加税对墨西哥而言并非百利而无一害。
2024年,中国跃居墨西哥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仅次于美国。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品、塑料制品在墨自华进口中占比逾三分之一。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墨西哥下游制造业对中国产品依赖程度甚高。关税上涨将直接推高原材料成本,短期可能引发通胀,长期还会削弱墨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所谓的产业保护实则暗藏反噬风险。
面对这一情况,中国外交部在8月2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态度坚决的明确表达立场。发言人郭嘉昆指出,中墨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中国是墨西哥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国,互利共赢是两国经贸合作的本质特征。
中方坚决反对在他人胁迫下以各种名目对华设限、损害中方正当权益,同时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抵制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相信墨西哥会坚持独立自主,妥善处理相关问题。
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推动国际合作,而贸易保护主义举措不仅会破坏双边经贸互信,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
在经济全球化深度融合的当下,唯有坚持对话协商、互利共赢,才能实现各国共同发展,这既是中墨经贸合作的应有方向,也是全球贸易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来源:探秘发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