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什么时候驱虫?养鹅驱虫用什么药?养鹅人一定要知道!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5 16:33 1

摘要:寄生虫是危害鹅健康的“隐形杀手”,它们会吸取鹅体营养,导致鹅消瘦、生长发育不良、产蛋量下降,还可能引发继发感染,造成鹅群死亡。所以,要科学开展驱虫工作,保障鹅群健康。

寄生虫是危害鹅健康的“隐形杀手”,它们会吸取鹅体营养,导致鹅消瘦、生长发育不良、产蛋量下降,还可能引发继发感染,造成鹅群死亡。所以,要科学开展驱虫工作,保障鹅群健康。

1. 驱虫信号

鹅群出现下面这些表现时,说明体内有寄生虫了,要及时驱虫。

(1)食欲正常,但体重不见增加,反而出现消瘦、贫血的状况。

(2)粪便中发现虫体、虫卵,或者粪便带血。

(3)精神沉郁,羽毛蓬松,频繁啄食羽毛或者肛门。

(4)产蛋鹅的产蛋量突然大幅下降,蛋品质量变差。

2. 定期驱虫预防

建议在雏鹅15-20日龄时开展首次驱虫工作。倘若鹅群饲养密度较大,且环境潮湿,那么在 30日龄时,有必要再加强驱虫一次。45-50日龄时进行第三次驱虫。若计划对鹅进行育肥,那么在育肥前10-15天,还需再驱虫一次。

产蛋鹅的话,可在开产前2周,进行一次全面驱虫。一般,产蛋期不建议驱虫,以免药物对蛋质和产蛋量产生不良影响。

种鹅每年的春秋两季(3-4月、9-10月),各进行一次驱虫,以此防止寄生虫通过种蛋传播给雏鹅。

3. 药物驱虫

对于球虫,可以用小牧侠:利康剑客+磺胺氯吡嗪钠+新霉素,驱虫的同时解决消化道问题;对于常见的体内外寄生虫,如线虫、绦虫、蛔虫、虱、螨等,可以用小牧侠:芬苯达唑驱除。效果都很好。

总之,养鹅人要结合鹅的生长阶段以及寄生虫感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驱虫计划。与此同时,做好驱虫前后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工作,彻底斩断寄生虫的传播链条,保障鹅群健康生长,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来源:禽类养殖小助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