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货郎挑上数字扁担 南川“三位一体”改革架起城乡流通新桥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5 16:45 1

摘要:“一根扁担”变身“一张智网”,老货郎换上无人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庆市南川区供销合作社锚定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方向,创新打造“金山货郎·助力振兴”服务品牌,通过“阵地筑基、科技赋能、文化铸魂”三维联动机制,推动传统供销系统向现代化服务

“一根扁担”变身“一张智网”,老货郎换上无人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庆市南川区供销合作社锚定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方向,创新打造“金山货郎·助力振兴”服务品牌,通过“阵地筑基、科技赋能、文化铸魂”三维联动机制,推动传统供销系统向现代化服务体系转型。

南川区供销合作社聚焦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难题,构建“1 + 7 + N”立体化服务网络,让传统货郎的“一根扁担”升级为现代化服务的“一张网络”,形成具有“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功能的为农服务圈。

区级枢纽:强化调度,构建供应链体系

区供销社争取多方支持,投资1500万元建设3800平方米的区级为农服务综合中心,打造集农资集采配送、农产品展销、电商运营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平台。同步建设2420平方米的现代化集采集配中心,配套300吨库容的冷链仓储中心,构建“前端聚源—中端调度—末端直达”三端协同供应链体系。前端整合36家县域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集中采购;中端依托数字化订单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分拣与调度;末端销售直连“南川大金佛山178环线”特色民宿及区内企事业单位、商超、食堂等120余家终端,年配送量达3600吨。

镇级节点:优化服务,提供一站式保障

依托区级枢纽,在镇街布局7个片区为农服务中心、44个农村综合服务社星级社、56家庄稼医院,整合京东、邮政、美团等企业资源,新增“邮运通”功能,提供农资配送、农业社会化服务、快递收发、消费品供应、农技咨询等“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累计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19万亩次,供应日用消费品45万余件,收发快递2.9万余件,为村民节省交通成本约18万元;“庄稼医生”为农作物“把脉问诊”1.1万余次,推动农作物病害发生率下降40%,挽回粮食损失700余吨。

村级终端:补齐末梢,实现三赢格局

在全区34个镇街225个村(社区)织密村级服务网,布局121个村级农资网点,形成全域覆盖的“村村通”农资配送体系;设立295个废弃农膜回收网点,筑牢农田白色污染治理“最后一道防线”。今年以来,向农户低价直供化肥1.67万吨、种子169吨、农膜137吨、农药65吨,回收废弃农膜364.69吨,净化农田3万余亩,带动果蔬、药材种植基地户均增收超5000元,实现农业生产降本、生态保护见效、农民增收受益“三赢”格局。

南川区供销合作社以科技为“金山货郎·助力振兴”品牌插上现代化翅膀,通过“发展低空经济、推广智慧植保、搭建电商矩阵”三举措,破解山区城乡流通瓶颈,重塑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模式,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数字动能。

低空经济:突破梗阻,提升运输效率

针对山区地形复杂、陆路运输效率低的问题,在头渡、水江、民主等乡镇启用无人机运输系统,单次可吊运约80公斤物资,将原本需数小时的山路运输缩短至10分钟左右,提高运输效率30—50倍。今年以来,完成高山配送7900架次,运输方竹笋、水果、化肥等物资630余吨,节约运输成本约60%,用“科技扁担”替代传统肩挑背扛,惠及山区群众500余户。

智慧植保:提高效能,打造生态农业

构建“需求点单—智能调度—精准作业”飞防服务闭环,组织30余台植保无人机为农户提供精准施药、施肥服务。今年以来,已完成飞防作业6.32万亩次,覆盖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相较于传统人工施药(肥),效率提升15倍,药(肥)使用量减少30%,既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为打造生态友好型农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电商矩阵:拓展渠道,助力农产品销售

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实施“百村千号”电商人才培育计划,构建“平台搭建—人才培育—产销对接—农户增收”电商助农生态链。联合昌宇传媒、红曼农业等企业,打造“淘乡村”微信小程序与抖音双渠道销售体系,与区思翼职业技术学校及“山城偏二哥”等网红达人合作开展实战培训,从账号运营、直播技巧到订单处理全流程指导,成功孵化本土带货主播50余名。区农合联在“百村千号”电商矩阵大有站开展的实战培训中,实现单日销售农产品3174单、销售额超10万元。该电商体系年均助销农副产品330余吨,其中“金佛山”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200余吨,销售额近1000万元,让山区优质农产品通过数字渠道“飞向全国”。

南川区供销合作社深挖供销系统走基层、惠民生、促流通的“货郎精神”文化内核,构建“怀旧场景唤醒记忆—代际融合凝聚情感—数字赋能转化价值”闭环路径,让“金山货郎·助力振兴”品牌既留得住乡愁、又带得动消费。

复古巡游:唤起集体记忆

依托东街古镇文旅场景优势,策划“金山货郎·助力振兴”主题巡游活动,以具象化场景激活集体记忆。20名身着海魂衫的供销职工肩挑传统箩筐沿街巡游,还原上世纪六十年代供销社货郎走街串巷工作场景,配合《北京的金山上》民歌展演,吸引游客自发与供销职工手拉手形成歌舞同心圆进行互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唤起不同年龄段群众的集体记忆,为品牌传播植入情感基因,实现“共情式破圈”。

代际融合:凝聚情感纽带

为推动“货郎精神”代际传承,活动现场特设“供销记忆馆”,集中陈列黑白电视机、粮票、老式算盘等200余件承载供销历史的老物件,60后老供销职工主动担任“讲解员”,向80后、90后、00后年轻人讲述老物件背后的供销故事,年轻游客则用镜头记录展品、分享体验。记忆馆单日吸引游客打卡超2000人次,不仅搭建起跨越代际的文化桥梁,更让“诚信经营、服务为民”的货郎精神在互动中实现情感传承与品牌认同的双重落地。

数字赋能:转化文化价值

以“文化引流、消费助农”为目标,构建“线下怀旧场景+线上直播带货”双线体系,推动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线下依托“供销共富中心”集中展销34个镇街150余种特色农产品,其中农合联会员单位农产品占比73%,为农户搭建“家门口对接大市场”的直连平台;线上同步开展“货郎带你寻好货”抖音直播专场,将方竹笋、蜂蜜脆桃等农特产品推向全国消费者,单日销售额超3.6万元。截至目前,“金山货郎·助力振兴”系列活动已带动农产品采购订单签约超120万元,惠及农户53户,使“怀旧经济”成为助农增收的可持续路径。

从“一根扁担走千家”到“数字供销惠万农”,南川区供销合作社以“三位一体”改革为抓手,将“金山货郎·助力振兴”升级为现代化服务品牌,通过“阵地筑基强服务、科技赋能提效能、文化铸魂聚人气”的系统性创新,走出一条“硬基建托底、新技术赋能、软实力聚气”的融合发展路径,让供销合作社真正成为连接城乡要素、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实桥梁。

来源:美好重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