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某市高铁站曾发生惊险一幕:一名乘客在候车时因低头看手机越过安全黄线,径直走向站台端部轨道区域,幸被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制止。这并非孤例——据行业统计,全国轨道交通站点年均发生乘客误入轨道区域事件超百起,其中站台端部因视野盲区、客流疏导复杂等因素,成为事故
2023年某市高铁站曾发生惊险一幕:一名乘客在候车时因低头看手机越过安全黄线,径直走向站台端部轨道区域,幸被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制止。这并非孤例——据行业统计,全国轨道交通站点年均发生乘客误入轨道区域事件超百起,其中站台端部因视野盲区、客流疏导复杂等因素,成为事故高发的"危险三角区"。
传统站台端部防护依赖黄线警示和人工巡查,但面对日均数万甚至数十万的客流量,安检员、站务员难以实现24小时无死角监控。尤其在早晚高峰或突发大客流时,人工盯控的疏漏风险呈几何级上升,而一次瞬间的注意力分散,就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针对这一行业痛点,飞天光电研发的站台端部防入侵报警系统,以激光雷达为核心探测单元,结合视频AI行为分析算法,在站台端部划定虚拟安全区。当乘客进入预警区域,系统立即启动三级响应机制:
智能感知层:激光雷达不受光线、粉尘干扰,可穿透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精准识别移动目标,误报率低于0.1%;
声光警示层:联动高亮度LED显示屏滚动播放"请勿靠近"警示语,同步触发定向声光警号,音量随距离缩短梯度增强;
管理联动层:实时将入侵位置、人数等信息推送至控制中心,为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撑。
在某省会城市地铁线路的试点应用中,该系统展现出显著效能:试点期间成功预警37次乘客越界行为,其中12次为低头使用电子设备导致的无意识靠近。站务人员反馈:"过去需要安排专人值守端部,现在系统自动预警,我们可将人力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
更值得关注的是,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无缝对接既有安防平台,支持远程参数配置与故障自检,运维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40%。对于日均客流超5万人次的大型枢纽站,这套"永不眨眼"的电子哨兵,正在重新定义站台端部安全管理的标准。
铁路站台作为城市交通的"神经末梢",其安全性直接关乎千万家庭的幸福。飞天光电始终秉持"让科技守护生命"的理念,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为公共交通领域提供更可靠的安防解决方案。目前,该系统已通过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认证,并在全国12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中稳定运行。
来源:山东飞天光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