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来袭,这5个护理细节能快速缓解不适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5 16:59 2

摘要:急性胃肠炎是由细菌、病毒或其他致病因素引起的胃肠道急性炎症,多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病程虽短但发作急,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加重基础疾病。日常护理在缓解症状、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科学、细致的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

急性胃肠炎是由细菌、病毒或其他致病因素引起的胃肠道急性炎症,多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病程虽短但发作急,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加重基础疾病。日常护理在缓解症状、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科学、细致的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在家中安全度过恢复期。

补液与维持电解质平衡

腹泻和呕吐会迅速导致体液及电解质流失,尤其是钠、钾的丢失,会引起乏力、心律异常甚至休克。患者应尽早补充液体,可选择口服补液盐溶液,以等渗方式补充水分与电解质,避免单纯饮用大量白开水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轻症患者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淡盐水或稀释果汁,重症脱水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静脉补液。儿童和老年人因耐受差、储备少,应格外注意监测尿量、皮肤弹性和精神状态,发现明显口渴、尿少、眼眶凹陷,应及时就医。

调整饮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在急性期,胃肠黏膜受损、蠕动紊乱,宜采取清淡易消化、低脂低渣的饮食原则。症状明显时可先禁食4~6小时,仅饮用温水或补液盐溶液,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如米汤、稀粥、藕粉等,再过渡到半流质和软食。应避免牛奶、油炸、辛辣、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腹泻和腹痛。蛋白质可从瘦肉泥、鸡蛋羹、豆腐等易消化来源摄取,在补充能量的同时不增加胃肠负担。进食应少量多餐,注意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

控制感染源与防止传播

部分急性胃肠炎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或细菌引起,传染性较强。护理中应严格执行手卫生,饭前便后、护理患者前后都要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双手。患者使用的餐具、毛巾应单独分开并消毒处理,呕吐物和粪便需按卫生要求妥善处置并清洁周围环境。食物应彻底煮熟,生食水果要去皮,避免生熟交叉污染。家庭中如有人出现类似症状,应减少密切接触,并加强室内通风。

缓解症状与促进舒适

腹痛、腹泻和呕吐会使患者疲惫不堪,适当的舒适护理可减轻其不适感。腹痛时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解痉药,或在腹部轻轻热敷以缓解平滑肌痉挛。频繁腹泻时注意保护肛周皮肤,及时清洁并涂抹保护性软膏,防止皮肤糜烂。呕吐频繁者应取坐位或侧卧位,避免误吸,同时准备干净容器和纸巾,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异味。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和长时间站立,卧床休息有助于减少胃肠负担,加快恢复。

观察病情变化与警惕重症信号

急性胃肠炎虽多为自限性疾病,但部分患者可能因病原毒力强或机体抵抗力弱而迅速恶化。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体温、心率、尿量和意识状态,警惕持续高热、频繁呕吐无法进食、便血、剧烈腹痛或明显脱水等危险信号。若儿童出现嗜睡、眼眶凹陷、哭无泪,老年人出现意识模糊、心律不齐,应立即送医。对于伴有慢性心肾疾病、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及早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原有用药方案。

总结

科学的护理能显著缩短急性胃肠炎的病程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合理补液、饮食调控、感染控制、症状缓解及病情观察等多环节协同,患者可在家庭环境中安全、舒适地度过恢复期。重视护理细节不仅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同类疾病的再次发生,对保障全家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来源:现代护理周刊

文章作者:山东颐养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牛晨煜

本期责编:仇家兴

-THE END-

现代护理周刊

护理行业权威媒体

投稿邮箱:xdhlbwx@126.com

来源:现代护理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