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告:永久关闭!网友担心费翔,张颂文,周深,邓超都怎么办?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5 17:33 2

摘要:消息一出,朋友圈像被谁按了暂停键,大家突然开始翻旧照:2015年冬天在“成龙”旁边比剪刀手,2018年陪外地同学排队摸“周杰伦”的吉他。

前门大街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十一之后就不见了。

消息一出,朋友圈像被谁按了暂停键,大家突然开始翻旧照:2015年冬天在“成龙”旁边比剪刀手,2018年陪外地同学排队摸“周杰伦”的吉他。

原来一个地标消失,最先被想起的不是它多牛,而是“我当时也在那儿”。

北京馆关了,蜡像不会死,它们被卡车拉去上海、武汉、香港继续营业。

听起来像明星巡演,其实只是商业算盘上的一次搬家——房租涨、客流降,前门这块金字招牌也救不回账本。

有人吐槽“蜡像都开始北漂失败”,听着好笑,细想却像一记闷棍:连假人都留不住北京,真人得多累。

上海那边倒热闹。

7月刚迎进泰勒·斯威夫特的新蜡像,粉丝把门口围成小型演唱会;复兴岛又搞“RED LAND”,年轻人在老仓库里拍赛博照片,滤镜一开,锈铁变银河。

同一条黄浦江,一边忙着告别,一边忙着新生,像城市左右手同时打出的两张牌。

复兴岛其实更妙。

过去是仓库和船坞,现在塞进艺术家工作室、数字展厅,还有地方志办公室编的《复兴岛》——把岛上每块砖头、每户人家的故事都写进书。

官方说这叫“工业杨浦”变“创新杨浦”,翻译成人话:老厂房不用拆,换个灯泡就能继续讲故事。

所以蜡像走了,不用太唏嘘。

它们本来就是人造的“永恒”,现在换个地方继续营业;真正留下来的是人写的书、人拍的照、人记得的那句“我当时也在那儿”。

城市的新陈代谢一向冷酷,却也公平——留不住蜡像,就留记忆;留不下前门,就留复兴岛。

下次去上海,可以顺路看看泰勒的新站位,再拐到复兴岛吹吹江风。

如果碰巧翻到一张北京馆的旧门票,别扔,夹进书里,让它和复兴岛的灰尘一起,成为下一批年轻人翻到的“我当时也在那儿”。

来源:在森林享受惬意时光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