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组建的最强联军将驶入南海,中国为什么不试下“以攻为守”?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5 17:41 1

摘要:2025年上半年,美菲的“肩并肩”演习就搞得轰轰烈烈,涉及1.7万多名士兵,还把澳大利亚和法国拉进来,演练的内容包括反潜作战和电子干扰,地点直指南海边缘。

南海这块地方,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最近几年,美国拉着盟友搞的那些联合军演,规模越来越大,看起来像是要组个超级联盟来施压。

2025年上半年,美菲的“肩并肩”演习就搞得轰轰烈烈,涉及1.7万多名士兵,还把澳大利亚和法国拉进来,演练的内容包括反潜作战和电子干扰,地点直指南海边缘。

紧接着8月份,印尼主办的“超级神鹰盾牌”演习,又有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参与,焦点放在南海周边水域的联合巡逻上。这阵势,让人觉得美国是在拼凑海湾战争后最强的海上力量。

舰艇总数超过50艘,飞机上百架,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美国的尼米兹号和卡尔·文森号都来了,法国戴高乐号也提供情报支持。

加拿大和日本的驱逐舰跟进,澳大利亚的两栖攻击舰负责后勤。表面上看,这是为了“维护航行自由”,但大家心里清楚,这针对的就是中国在南海的布局。

其实,美国这些年对南海的介入,从特朗普时代就开始加码了。2018年,美国海军增加自由航行行动,驱逐舰多次穿越西沙群岛12海里线内,2020年还正式否认中国南海主张。

拜登上台后,更注重多边合作,2021年搞四方安全对话,2023年扩大美军在菲律宾基地使用权,2024年美日菲峰会直接宣布加强南海巡逻。

2025年,这些演习升级了,比如1月份美菲在南海联合巡航,卡尔·文森号航母参与,4月份的“肩并肩”演习包括巴丹群岛训练,只离台湾几百公里。8月份,澳大利亚、加拿大、菲律宾的舰艇在南海争议浅滩附近演练,部署了直升机和无人潜航器。

为什么这么密集?因为南海是全球贸易要道,每年5万亿美元货物通过这里,美国担心中国控制了,就影响了它的海权霸主地位。日本和澳大利亚跟着搅和,一方面是盟友义务,另一方面也怕中国影响力扩大到东印度洋。

加拿大提供护卫舰,主要是情报共享,法国通过卫星支持。这些国家派出的主力舰艇,组成了海湾战争后最大规模的海上集结,但说白了,就是想通过军事存在,逼中国让步。

特朗普第二任期上台后,2025年2月签署新关税令,继续施压,但南海巡航频率更高,3月份美舰又穿越争议水域。拜登退休了,他的政策遗产还在,这些动作让南海局势更紧张。中国要是光防守,容易被一步步蚕食。

中国在南海的军事部署,从2013年就开始了,那时候启动岛礁改造,永暑礁扩到近3平方公里,建了跑道和码头。渚碧礁和美济礁也跟上,2015年机场成型,部署了雷达和导弹系统。华阳礁、赤瓜礁强化后,形成链状网络,控制马六甲海峡入口。

西沙群岛的设施更早,海南岛作为后盾,海军基地扩建。2025年,这些岛礁上导弹发射架就位,防空系统覆盖数百公里,海水淡化厂和维修车间支持长期驻守。

人民解放军空军从2015年起巡逻南海,2025年还增加了H6K轰炸机部署。海岸警卫队和海上民兵活跃,2024年8月仁爱礁事件,用水炮驱离菲律宾船只。整个布局是全方位的,远近结合,卡住南海进出口。但这些主要是防御性的,回应美国巡航和盟友挑衅。

问题在于,美国拉的联军越来越强,中国光守着岛礁,容易陷入被动。像2022年美舰接近美济礁,中国战机低空掠过,但没更进一步。特朗普和拜登的政策,都是想围堵中国崛起,南海成了他们遏制中国的底牌。

中国忍让了几年,从特朗普下台到拜登上台,挑衅没少反而多了。2025年联军演习后,中国舰队在塔斯曼海训练,就是个信号,但规模还小。

中国在南海的动作,主要是维护领海主权,资源丰富,战略价值高。日本、越南、菲律宾都眼红,美国在背后煽风点火。过去几年,中国一直处于防守状态,反击有限,比如广播警告或尾随驱离。2021年美国驱逐舰穿越台湾海峡,中国舰艇监测但没升级。

2023年美菲扩大基地协议,中国抗议但没出兵。2025年联军集结,中国加强巡逻,但还是守势为主。这种“以守为攻”能保住不败之地,但制不了敌先机。

联军舰艇在菲律宾海域投深水炸弹,日本发射鱼叉导弹,澳大利亚投无人潜航器,这些都是在练针对中国的战术。中国岛礁改变了力量平衡,但美国不会轻易放弃这张王牌。

擦枪走火风险在涨,2025年4月美菲“巴里卡坦”演习,17000士兵登陆巴拉望岛,中国外交部抗议,但光说不练,容易让对手得寸进尺。转到“以攻为守”,意思是你进攻我,我不光忍着,还反过来进攻你,逼你停手。收获就是对手放弃进攻。

比如,中国舰队扩大远洋训练,进入东印度洋或塔斯曼海,2025年8月054A护卫舰编队发射鱼雷,澳大利亚关注但没冲突。这就是主动,让盟友重新算成本。

为什么不试?因为被动容易让南海成中美博弈的风暴眼,中国海权发展需要关键通道,这些岛礁是踏板。主动出击,能彰显海上能力,让其他国家望而却步。

2025年中期,联军撤离后,中国与越南联合陆军演习,实弹射击,这也算小攻势。继续这样,能推动对话,强调合作是最佳选择,对抗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长远看,南海博弈不光是军事,还涉及经济和外交。2025年9月,美中贸易额回升,但南海保持警惕。中国维持岛礁设施,定期维护导弹系统。区域国家通过对话化解分歧,避免重大事件。主动策略下,中国可加强本土创新,南海基地安装新卫星链路。

2025年10月,美菲碰撞后,外交介入,巡航强度降低。这说明,守势加点攻势,能平衡局面。美国官方说,盟友联合威慑中国,但中国没兴趣称霸高海。规则是大家定的,美国也别把自由航行当借口干涉。

试“以攻为守”,不是要打仗,而是用行动让对手停手。像中国在东沙岛布局,2025年计划夺取演习,但没实施。南海有250座岛礁,中国占27个,越南占21个,菲律宾9个。联合探索资源,如1979年马来西亚和泰国协议,能缓和。

中国呼吁这点,但美国搅局。主动出击,能逼美国回谈判桌。未来,如果中国扩大巡航,盟友可能调整策略。总之,这种转变能让中国从被动变主动,维护权益的同时,推动和平。压力大,但机会也在。

来源:文史旺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