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双眼,照看这片山!”长泰盲人羊倌的六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5 17:31 1

摘要:清晨五点,位于漳州市长泰区古农农场梁岗社区路墘山,麟春美羊养殖场里,响起一声声清亮的呼唤:“咩啊!咩啊!”这声音穿透薄雾,在茂密的桉树林间回荡。

清晨五点,位于漳州市长泰区古农农场梁岗社区路墘山,麟春美羊养殖场里,响起一声声清亮的呼唤:“咩啊!咩啊!”这声音穿透薄雾,在茂密的桉树林间回荡。

行走在养殖场的路上

呼唤者是53岁的黄锦麟,一位盲人。这样的呼唤,他已坚持了整整六年。

六年前,黄锦麟突感眼睛不适,医生诊断其为视网膜色素病变,属于遗传性疾病,宣告治愈无望。起初四处寻医救治,更是耗尽了他七万元积蓄。这个在企业打工多年的汉子,感觉整个世界都塌陷了。

“工作也丢了,那时候觉得,这辈子可能就完了。”黄锦麟的声音里带着些许沙哑,却透着一股韧劲。

但绝望没有困住他太久。回到家乡古农农场,看着闲置的土地,黄锦麟做了一个让家人意外的决定:

养殖、种树

呼唤羊群

“眼睛看不见了,手脚还能动,总不能躺着等靠要。”起步的艰难远超想象。养殖场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黄锦麟的汗水与伤痕。

最初的日子里,他对场地不熟,白天摔跤,晚上也摔跤,“有时候走着走着就撞到树干,有时候踩空了摔进石洞,裤子磨破了一条又一条。”

一次次摔倒后磨破的裤子

妻子心疼得直掉泪,他却笑着安慰:“破了就补,补不了就换,人没事就行。”

如今,养殖场里的500棵树、20只羊、两头牛和3只土猪,都是他的“老熟人”。

抚摸成长中的土猪

凭着声音和触感,他能准确分辨出羊的叫声是饿了还是病了,能摸着树干判断树木的生长状态。

每天清晨,他沿着记忆中的路线巡视,给羊添料、给牛饮水,傍晚则摸索着给树木除草、施肥。手上的老茧磨了一层又一层,却从未停下劳作的脚步。

“手脏了洗一洗就干净了,心不能脏。”这是黄锦麟常挂在嘴边的话。他说,失明后最怕的不是辛苦,而是被人当成“废人”。

靠着自己的双手,他不仅养活了自己,还把养殖场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年能有一万元的稳定收入。

抚摸养殖的牛

六年过去,黄锦麟对养殖场的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但岁月不饶人,他的体力渐渐跟不上了。

看着日渐繁茂的树木和健康生长的牲畜,他有了新的期盼:“希望能有人看中这个场地,来搞养殖投资。我虽然看不见,但能帮忙照看,也能给提些经验。”

他想让这片土地发挥更大的价值,也想证明,即使身处黑暗,依然能为生活点亮希望。

夕阳西下,养殖场里的呼唤声渐渐平息。黄锦麟坐在屋前的板凳上,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长泰区残联总顾问杨志刚说道

黄锦麟是低保户,靠妻子打零工补贴家用。2021年助残日,长泰区残联在入户慰问中得知他视力病变加重失业后,打算继承父亲遗愿开垦荒山自食其力。了解情况后,长泰区残联高度重视,按规定落实就业创业补助政策,助力开启拓荒之路……就业是民生之根本,是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希望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创造就业机会,让更多残疾人都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免费架设变压器

国网漳州供电公司在漳州广播电台了解到我山上没电的难处,协调国网长泰供电公司开启“绿色通道”,于今年6月免费帮我安装变压器,架设了“爱心线”。

古农农场和梁岗社区也很关心我,多次上山帮我修路,解决出行难题。

帮助我的人真的太多了!我很感动!

黄锦麟感慨满满,更是对未来充满信心。

远处,羊群在树下悠闲地吃草,树木的叶子在晚风中沙沙作响。对他而言,黑暗或许永远无法驱散,但只要心中有光,社会有爱,脚下的路就永远不会荒芜。

素材来源

:长泰融媒

编辑

丨陈栩彬

校对丨樊秀梅

审核丨孙 闯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