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发布“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以“媒”为桥,融聚乡村全域振兴新合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5 19:06 1

摘要:近日,我市印发《揭阳市“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135”工作思路,以媒体融合为引擎,全面赋能“2+2+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产品

近日,我市印发《揭阳市“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135”工作思路,以媒体融合为引擎,全面赋能“2+2+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产品市场体系现代化,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目标,系统提出八大重点任务和多项保障措施,通过“媒体+”深度融合市场、文化、产业、科技等多领域,进一步推动消费提质升级,助力实现强镇兴村目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借力媒体+,拓市场强品牌:

畅通产销全环节,塑造揭阳农业新优势

围绕构建更加高效、更具韧性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方案强调充分发挥“媒体+”的桥梁与催化作用,推动农产品走出田间、对接市场、叫响品牌。在“媒体+市场”方面,揭阳将深化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重点开拓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等重要市场。通过“线下展销+线上直播+云端卖场”,多渠道、多方位宣传推介揭阳名特优新农产品,进一步推动揭阳市优质农产品与市场高效对接,提高揭阳农业品牌知名度。

品牌建设方面,“媒体+品牌”聚焦“惠来五宝”、普宁青梅、揭东竹笋、揭西苦笋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积极打造一批名栏目、培育一批新网红和推荐官,系统讲述品牌故事。进一步完善揭阳农文旅电商平台运营,提升揭阳品牌知名度。同时,“媒体+科技”为品牌赋能,依托AI、5G和大数据技术,汇聚政府、产业、农企、农户等上下游农业产业链数据,实现数据融通共享,实现对相关产业发展的数字化管理。

融合媒体+,育文化兴产业:

讲好揭阳故事,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立足揭阳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非遗资源,方案着力以文化融合农业、以体验激活乡村,推动“媒体+”从传播工具升级为产业融合催化剂。在文化赋能方面,方案强调以“媒体+文化”深挖揭阳古城文化、潮客交融底蕴和非遗资源(如英歌舞、潮剧、青狮等),从农产品背后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故事入手,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和消费感染力。“媒体+生活”则着力打造消费新场景,结合节庆、赛事(如马拉松、村BA、龙舟赛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事体验和生态观光,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做活节庆经济和体验经济。

产业层面,“媒体+产业”聚焦青梅、鲍鱼、竹笋等优势特色产业,瞄准五十亿级、百亿级产业链目标,推动集群化、标准化发展,打造一批“媒体+产业”融合示范样本。此外,“媒体+智库”将引入高校及科研机构资源,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模式总结与推广;“媒体+N”则旨在推动市级主流媒体转型升级,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全面提升揭阳农业品牌的国内外影响力。

保障有力:

要素、人才与平台三轮驱动,确保“媒体+”发挥实效

为确保“媒体+”赋能行动持续深入、取得实效,《实施方案》从要素保障、人才培养与平台建设三方面系统布局,确保“媒体+”赋能行动有效落地。在要素保障上,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推动政策资源整合与社会资本参与。人才方面,开展“媒体+”专项培训,培育懂生产、市场和媒体的“新农人”队伍。平台层面,进一步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服务基层群众、开展培训和宣传引导的功能,打造融媒体矩阵和新媒体协同创新平台,形成智库、传播、品牌文化等多元赋能体系。

随着方案全面落地,揭阳将进一步推动媒体资源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为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实施提供新范式、注入新动能。

来源:揭阳广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