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本打算继续在浙江找服装行业工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用了‘职企东来’微信小程序,没想到很快就在家乡成都东部新区找到了心仪岗位。”求职者刘佳的就业经历是成都东部新区线上区域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平台赋能民生的生动写照。而对于帝欧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位于成都东部新
“原本打算继续在浙江找服装行业工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用了‘职企东来’微信小程序,没想到很快就在家乡成都东部新区找到了心仪岗位。”求职者刘佳的就业经历是成都东部新区线上区域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平台赋能民生的生动写照。而对于帝欧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简州新城、专注高品质洁具研发生产的上市龙头企业而言,该平台更是解困“及时雨”。今年7月,企业因操作工岗位流动频繁、订单交付期用工紧张而陷入“用工荒”,依托“职企东来”不到10天便匹配30余名符合条件求职者,最终15名操作工顺利上岗,保障了生产有序推进。
作为成都东部新区创新构建的线上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平台,“职企东来”由区属国有人力资源企业东部人才负责常态运营,精准破解传统公共就业服务“渠道不畅、人岗匹配不充分”痛点。截至8月,平台已注册求职者1.3万人、入驻企业576家;1-8月,累计促成1878人稳定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5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4.12%,成为区域稳就业、保用工的核心支撑。
搭平台建“三库”
精准捕捉供需两端需求
为打破信息壁垒,成都东部新区发挥大部制协同优势,以“三库联动”为“职企东来”筑牢数据根基,让企业用工需求“全掌握”、求职者就业方向“更清晰”。
动态更新企业信息库。依托工商、社保系统数据及行业部门协调信息,收录1316家新区企业(含138家“四上”企业、94家参保50人以上企业),按企业规模、行业类型分级分类管理,每季度向行业主管部门和产业功能区更新数据,确保企业信息鲜活准确。
岗位信息库全域覆盖。配备15名“乐业助理”,按“参保50人以上及‘四上’企业每半月联系、其他企业每月联系”的频率,上门收集1316家企业用工需求,形成区内岗位1万余个。同时联动成都市锦江区、金牛区等“一小时通勤就业圈”人力资源机构,共享区外岗位5.1万个,构建“区内+区外”全域岗位资源池。
服务渠道便捷高效。开发电脑端网页与微信小程序“职企东来”,提供岗位发布、简历接收、面试邀约等“一站式”线上服务。今年以来,平台已服务用户1.3万人,收集区内企业招聘需求1万余人,接收简历投递3.8万份,促成用工求职匹配1878人;小程序累计用户达5.5万人,日最高点击量5276次。
针对企业个性化用工难题,平台还引入人工智能匹配技术。企业通过“职企东来”录入岗位要求,求职者借助小程序人工智能助手填写年龄、技能特长、期望薪资等信息,实现“岗位找人”精准推送,最终高效解决用工缺口。
建矩阵强宣传
让就业服务“触达每一户”
为扩大平台覆盖面,成都东部新区打造“线上+线下”宣传服务矩阵,让岗位信息从“平台”走进“社群”,从“线上”延伸到“线下”,确保服务无死角。
线上,构建“三号两群”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企业推介”“每日岗位推介”“政策解读”等主题推文760篇;抖音及微信视频号累计发布岗位推介视频类作品519期,开展系列直播带岗活动137场,推出入企探岗视频9期,累计浏览量达168万人次,吸纳粉丝2万余人。同时,覆盖新区177个村(社区)建立就业服务微信社群,吸纳2.2万名求职者入群实时推送岗位;微网格长通过居民消息通知群,向40.1万新区常住人口定期发布岗位信息,确保“有需求者能对接、想就业者知岗位”。
线下,通过活动激活就业创业动能。举办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吸引川渝46所高校387个团队、2000余名大学生参赛;开展5场创客集市与创业沙龙,发掘驻区高校41个创业团队,孵化落地12家大学生创业实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50万元、创业补贴17万元,以“创业带动就业”模式拓宽就业渠道,为区域就业市场注入活力。
破难题优政策
让红利“直达供需两端”
为解决传统政策兑现“信息不对称、动态跟踪滞后、政策匹配不及时”问题,成都东部新区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推动政策红利精准滴灌企业与重点群体。
在企业端推行“企业走访日”制度。每周四固定走访重点用工企业,上门宣传新区用工政策、摸清岗位缺口、协助制定用工保障方案。待求职者成功上岗后,点对点向企业推送吸纳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指南,切实减轻企业用工成本。
在重点群体端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对全区未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和脱贫劳动力实现全覆盖联系,采集就业意愿、求职需求等动态信息,建立9个覆盖1803名脱贫人口的求职社群、3个覆盖432名就业困难人员的求职社群,引导群体注册使用“职企东来”;平台为重点群体标注“专属标签”,企业浏览简历时可直观查看群体身份及对应补贴政策,4月以来,已促成36名重点群体就业,引导5家企业申报相关补贴。
谋创新促升级
构建人力资源服务新生态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升级‘职企东来’功能,推动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跨越。”成都东部新区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从两大方向深化平台效能。
一方面,构建协同共治生态。支持区属国有人力资源公司发起成立成都东部新区就业创业促进协会,引入有号召力的企业、驻区高校、律所、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培训引流、协会聚合、政策赋能、标杆示范”,帮助企业提升“招、用、留”全链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形成政府、企业、协会共同应对用工矛盾的格局。
另一方面,拓展数智服务场景。推进“人工智能+就业”深度应用,开发求职招聘信息智能分析功能,进一步提升人岗匹配效率;新增零工供需对接、培训需求登记、人才认定等模块,实现新区人力资源服务“全领域覆盖”,让“职企东来”既成为就业服务“便民窗”,也成为对外展示新区人力资源优势的“宣传窗”。
从缓解企业“用工难”到助力求职者“好就业”,成都东部新区以“职企东来”为纽带,持续优化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供给,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民生保障筑牢坚实基础。(供稿单位/成都东部新区社会工作部)
来源:四川劳动保障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