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诗:什么是“同一健康”?与你我何干?|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

360影视 2024-12-20 09:50 4

摘要:但事实上,人的健康、动物的健康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三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通过一个叫做“同一健康”(One Health)的理念,来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预防动物源性疾病的传播。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文 | 王海诗(Amphitrite Wong)

本文约5300字,阅读约9分钟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可能很多人并不会把“健康”“大自然”直接联系在一起,甚至可能觉得它们两个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事实上,人的健康、动物的健康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三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通过一个叫做“同一健康”(One Health)的理念,来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预防动物源性疾病的传播。



“同一健康”概念,强调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健康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图所示,三者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图源:Thddbfk

海湿

同一健康


先说说什么是“同一健康”吧。

简单来说,“同一健康”就是一个观点,认为人类、动物和环境的健康是一个整体,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依赖。换句话说,只有这三者的健康都得到保障,整体的健康才能得到保障。也就是说,人的健康不仅仅取决于我们自己,还和动物以及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如果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两个环节,最终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大家知道,现在很多流行的传染病,像新冠、埃博拉、禽流感这些,很多最初源头上,都是通过动物传播给人类的。


这些动物源性疾病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与环境的变化、动物栖息地的破坏、人与动物的接触增多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在全球化和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变得更加严重。

那么,为什么这些问题会发生呢?主要是因为我们人类在过去几十年里,过度开发了自然资源,破坏了大量的生态系统,导致很多物种失去了栖息的地方

我们知道,如果森林被砍伐,湿地被填埋,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变得越来越少。当它们的栖息地被迫缩小或消失时,动物们就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跑到城市附近去找食物、找水源。这时,人类和动物的接触就变得更加频繁。动物通过这种方式把病毒、细菌带到了我们身边,这样一来,疾病就容易从动物传给我们,或者从一种动物传给另一种动物,再到我们人类的身上。

海湿

殷鉴不远


令人震惊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全球新发现的传染病中,高达60%都与野生动物或家畜有关。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30年里,人类发现了30多种新的病原体,而其中有整整75%的病原体都起源于动物


类似的事情其实发生过不少了,举几个例子,我们来看看二者的联系。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能够引发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称为“埃博拉出血热”。这种病毒最早在1976年首次被发现,通常通过与感染者的体液(如血液、唾液、尿液等)直接接触传播。埃博拉病毒感染后,会导致高烧、头痛、肌肉疼痛、呕吐、腹泻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引发内脏出血、器官衰竭,最终可能导致死亡。平均病死率约为50%


埃博拉病毒的爆发,与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的丧失有着直接的关系。研究发现,非洲的森林砍伐和栖息地破坏是埃博拉疫情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森林是很多携带病毒的动物的家,尤其是果蝙蝠和其他一些野生动物。当它们的栖息地被破坏后,这些动物就不得不迁移到离人类和家畜更近的地方,这样就增加了病毒从动物传染给人类的风险。2014年,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就与当地森林的砍伐有直接关系。科学家发现,森林减少迫使野生动物搬家,增加了人与这些动物接触的机会,从而导致了埃博拉病毒的传播。



这张黑白照片拍摄于1976年,记录了埃博拉疫情爆发初期在非洲刚果(金沙萨)的一幕。照片中,两位身穿防护服的护士站在病床前,正悉心照顾着一位不幸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这位患者也是金沙萨第三位确诊病例,尽管医护人员竭尽全力,他还是在几天后离开了人世。这张照片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Lyle Conrad医生拍摄。

莱姆病是由蜱虫传播的一种细菌性疾病,蜱虫通常寄生在啮齿类动物和一些野生动物身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森林和草地的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导致一些物种的栖息地减少。与此同时,城市边缘区域的树林和草地为蜱虫提供了新的栖息地,这些蜱虫开始寄生在与人类更为接近的动物身上(如白足鼠)。这一栖息地变化增加了人类与蜱虫之间的接触,使得莱姆病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在美国,莱姆病的病例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迅速增加,部分原因就是栖息地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扩展导致了蜱虫的传播。


一只成年鹿蜱(Ixodes scapularis)。图片来源: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ARS)。摄影师:Scott Bauer


这张照片拍摄于2007年,展示了莱姆病患者手臂上的典型“靶心”状游走性红斑。这种皮疹通常出现在蜱虫叮咬部位,是莱姆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图源:CDC


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蚊子尤其是白纹伊蚊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导致了这种疾病的传播。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尤其是热带地区的栖息地丧失,城市扩张,使得蚊子的栖息地急剧增加。湿地和其他自然栖息地的消失,为蚊子提供了更多的孳生地点,这也促进了登革热的传播。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栖息地的变化是登革热病例急剧增加的一个关键因素。如,巴西和菲律宾等国的登革热爆发,跟当地的湿地的填埋、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都是密切相关的。



图源:Wikipedia


艾滋病毒(HIV/AIDS被认为最初是通过非洲的灵长类动物(如猩猩和黑猩猩)传播给人类的。栖息地的丧失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尤其是狩猎和森林砍伐,增加了人类与这些野生动物的接触机会。猩猩和黑猩猩栖息在热带雨林中,当这些地区遭到破坏时,人类更容易接触到携带HIV病毒的动物血液或体液。科学研究表明,森林砍伐导致了人类进入这些动物栖息地,使得病毒跨物种传播成为可能。这一过程对全球HIV/AIDS疫情的爆发有着深远的影响。


艾滋病病毒(HIV)并不是凭空出现的。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HIV病毒最初是在非洲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比如黑猩猩身上发现的。当人类在非洲地区狩猎或食用这些动物时,HIV病毒就有可能通过伤口或其他途径传染给人类。这种从动物向人类传播病毒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人兽共染病”。上面的图片,从左至右分别是:非洲绿猴(SIV病毒来源)、乌白眉猴(HIV-2病毒来源)和黑猩猩(HIV-1病毒来源)。这些灵长类动物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原始宿主。作者:Year of the dragon/Yoky/Thomas Lersch(CC BY-SA 3.0)

马尔堡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属于埃博拉病毒的近亲。它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病毒,它能引起严重的出血热疾病,即马尔堡病毒病。这种疾病通常是致命的,是一种四级病毒,患者会出现高烧、出血、多器官衰竭等症状。马尔堡病毒最初是在1967年首次发现的,且与森林栖息地的丧失和野生动物的迁移密切相关。病毒的宿主是果蝠,它们栖息在热带雨林中。当这些栖息地遭到破坏时,果蝠和其他宿主动物就会迁移到人类生活区域附近,增加了病毒的传播机会。在乌干达和刚果等地区,马尔堡病毒的爆发往往与森林砍伐和栖息地的破坏有关,这导致了病毒的跨物种传播,并带来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

此类例子,比比皆是。而且还有我们人类现在还不知道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过“X疾病”的概念、让大家小心。

它这里讲的“X疾病”,并不是指具体的某种已知疾病,而是一个预警性术语,用来描述那些尚未被发现或未被充分了解的新型疾病。这些疾病可能通过动物传给人类,或者是由环境变化、全球化等因素引发的未知病毒。WHO提出这一概念,目的是提醒全球各国,必须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可能突发的、没有现成治疗方法的新传染病。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去管这些问题,不保护好环境、不保护好动物的栖息地,就会面临越来越多的疾病威胁。这就是为什么“同一健康”理念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我们必须从整体上看待健康问题,关注人、动物和环境的互动,而不是单纯地只看一个方面的健康。



大砗磲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它们体内生活着大量的共生藻,这些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大砗磲提供营养,而大砗磲则为藻类提供庇护所。这种互利共生的关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现象。类似于这样的健康生态系统,继而又为人类提供清洁的水源、食物和药物。上图是在印度尼西亚东部的四王群岛(Raja Ampat Islands)发现的大砗磲(giant clam)。摄影:王敏幹(John MK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海湿

生物多样性


接下来,我们再聊聊“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这个词可能听起来有点抽象,其实它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包括人类、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它们在数量和种类上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仅是自然界的丰富性,也代表了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

我们要知道,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就像一个乐队,如果乐器太单调,缺少了不同种类的乐器,整体的演奏就会变得乏味;


同样的道理,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越丰富,它就能更好地应对环境变化、抵御病原的侵袭。


比如说,野生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帮助维持生态链条的平衡,还能控制病原体的传播。如果某些物种的数量减少,其他物种就可能失去天然的控制,导致病原体滋生,进而可能引发疾病。

但随着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很多物种的栖息地被破坏,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森林砍伐、湿地填埋、农业扩张等等,都在侵蚀生物多样性。当生态系统失去原本的多样性和功能,动物源性疾病也更容易爆发。例如,森林砍伐导致了大量动物和病原体的迁移,增加了这些病原体进入人类社会的风险。

说白了,是工业文明的背景下,人类越来越傲慢,无节制、无休止的侵占越来越多的自然栖息地,而带来了多重危机、导致的种种问题。

森林砍伐可能导致一些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增加与人类社区的互动机会。就拿尼帕病毒来说,这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染病毒,最早于1998年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养猪场中发现。这种病毒的天然宿主是果蝠,特别是狐蝠。失去栖息地的蝙蝠,与人类的养猪场互动,最终,人类通常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的动物,或者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尼帕病毒感染可引起多种症状,从轻微的呼吸道感染到严重的脑炎,甚至死亡。由于其高致死率和潜在的全球传播风险,尼帕病毒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上图是尼帕病毒的传播示意图——感染了尼帕病毒的果蝠通过唾液、尿液等污染食物或环境,人类接触后感染。病毒还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引发社区疫情。图源:https://www.myupchar.com

‍尼帕病毒的致死率可高达75%。上图是2018年,印度喀拉拉邦爆发了尼帕病毒疫情,导致16人死亡。图片来源:印度电视台

海湿

系统思维
协同增效


那么,如何通过“同一健康”来应对这些问题,避免生物多样性丧失、预防动物源性疾病呢?

一是得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比如,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破坏性开发,保护动物的栖息地。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我们不仅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还能减少人与动物的接触,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而保护生态系统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健康。

对了,其实不光是说靠政府去设立自然保护区;更多的还可以开展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BCON)。其实生物多样性没那么复杂,人人都是可以有所为的。

第二,敬畏自然,避免接触、甚至是食用野生动物。我们不能只是为了经济利益去捕猎或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许多动物身上携带的病毒或细菌可能是我们尚未接触过的,如果我们打破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天然屏障,这些病毒就有可能跳到人类身上,带来一场健康危机。所以,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避免不必要的人为接触,是预防动物源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再者,我们可以加强跨学科的合作,形成一个“同一健康”的工作体系。在“同一健康”的框架下,公共卫生、动物医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要共同合作,采取综合措施来应对健康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环境和生态系统问题。比如在发生动物源性疾病疫情时,环境学家可以帮助分析生态系统的变化,试着去找出问题的根源;而兽医可以通过监测野生动物和家畜的健康状况,预防疾病的扩散;公共卫生专家则需要制定相关的健康政策,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此外,气候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气候变化改变了生物栖息地的分布,影响了物种的迁徙和繁殖。而这些变化会进一步加剧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并为动物源性疾病的传播提供条件。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自然资源,避免过度开发,是保护生物多样性、预防动物源性疾病的长期措施。


为了实现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未来,需要让所有人、动物和环境都“健康起来”。这就是“同一健康”倡议的目标。图源:FAO; UNEP; WHO; WOAH


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面实施“同一健康”战略每年可为全球经济带来高达370亿美元的收益,而预防性投入仅需其中不到10%


自2003年以来,全球因疾病大流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这充分说明了“同一健康”的重要性。


“同一健康”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让我们认识到人、动物和环境的健康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说到这儿,我们不难明白了,“同一健康”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它其实就是通过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动物源性疾病的传播风险,从而保证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它强调的是整体的健康,而不是单一的领域问题。当我们改善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减少疾病的传播源,我们实际上是在为自己、让我们自己更安全、更有健康、减少损失、更有保障。

海洋与湿地

专栏作者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或者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资讯源 | WHO等
文 | 王海诗(Amphitrite Wong)

编辑 | LindaWong

排版 | 绿叶

王 海 诗

Amphitrite Wong

【作者简介】王海诗(Amphitrite Wong)是一名热爱海洋的环境观察青年,求知、好学和热爱探索。关心海洋生物、环境健康以及人类健康。长期关注全球海洋治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污染问题、可持续渔业、以及社区粮食安全等议题,并努力通过分享知识和实际行动让更多人了解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引用本文】


王海诗.什么是“同一健康”?竟关乎生物多样性?.海洋与湿地.2024-12-18

全球环境治理·海湿签约作者

Youth Perspective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上图:沉船生态。©摄影:王敏幹教授(Prof.John MK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参考资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ne_Health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one-health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bola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ebola-virus-diseas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yme_diseas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ngue_fever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hiv-aid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V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HIV/AIDS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nipah-virus


来源:中国绿发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