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就业创业的迫切需求,昆明市人社系统始终将稳就业、保民生、促创业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策驱动、服务优化、创新赋能”三位一体推进,构建起覆盖城乡、精准高效、充满活力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通过打造
编者按: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就业创业的迫切需求,昆明市人社系统始终将稳就业、保民生、促创业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策驱动、服务优化、创新赋能”三位一体推进,构建起覆盖城乡、精准高效、充满活力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通过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强化数字赋能等举措,持续优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激发创业带动就业活力。即日起,掌上春城推出“走近就业|服务创业促发展 精准施策稳就业”系列报道,全面展示昆明市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成效。
掌上春城讯 走进五华区政务中心人社综合窗口,市民李女士仅用1小时就办完了就业登记和参保业务两项业务。“以前要跑多个窗口,现在一窗通办,效率太高了!”这样的高效服务,得益于五华区构建的“五位一体”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2025年,五华区累计办理就业业务17万次,城镇新增就业3.18万人,交出亮眼民生答卷。
“一窗通办”提速66% 服务网络全覆盖
五华区创新打造以区人社综窗为核心,10家街道、118家社区、22家创业园区和40余家人力资源机构协同发力的就业服务网络。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政策咨询等41个事项整合至综窗,推行“个人创业一件事"集成办理,时限从3小时压缩至1小时,提速66.67%。“进一扇门、办多件事”成为常态。
“幸福里”社区样板 就业服务零距离
以“幸福里”社区为范本,五华区将标准化服务延伸至基层网点。劳动者在家门口就能参加招聘会、技能培训,享受职业指导等10余项服务。昆建路社区创新“妈妈岗”帮扶模式,带动百余名宝妈灵活就业;灵猫零工市场通过直播带岗,帮助近4000人成功就业。
“以前总在带娃和工作间犯难,现在家门口上班,顾家赚钱两不误!”五华区丰宁街道昆建路社区的宝妈李女士笑言,说出了不少宝妈的心声。她所在的简丹美甲工作室技术门槛低,零基础宝妈也能快速上手。工作室计件结算,每副美甲工价10-30元,宝妈们可自由安排工作,多劳多得。
数字赋能“秒级”响应岗位智能推送
今年7月,五华区在西南地区率先引入1000套NFC“碰一碰发岗位”标签卡,覆盖企业密集区域。配合AI话务系统和数字智能体,实现岗位信息“秒级”收集推送,推动服务从“线下跑腿”向“线上互动”转变。目前已通过14台求职机服务群众2.3万人次。
昆明市五华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瑞清介绍道:“我们向各街道、核心商圈以及办事窗口等区域广泛投放了具备创新功能的NFC‘碰一碰发岗位’标签卡。截至9月5日,已有1639家用人单位借助这些标签卡发布了招聘信息,累计发布岗位数量达3535个。”
提及NFC“碰一碰发岗位”标签卡的优势,李瑞清赞不绝口:“这类标签卡不仅投放成本低、覆盖范围广,而且用人单位操作起来极为简便。”
创业生态持续优化 国际赛事吸引9国项目
通过创业培训、园区孵化、担保贷款等组合拳,五华区激发创业活力。举办首届沃创蓝花楹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吸引9个国家13个项目参赛;打造青年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入驻企业40家,释放岗位2766个;联动举办“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活动,助力“七彩云南 创业福地”建设。
五华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人社领域改革创新,推动就业服务从“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为昆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五华力量。
掌上春城记者:周晓雯
责编:毕群
编审:李雪
终审:周健军
来源:掌上春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