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新区出实招,推进《陕西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宣传全覆盖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5 21:18 1

摘要:曲江新区持续发挥百人区级宣讲团作用,围绕《条例》实施开展“九进九讲”巡回培训。精准覆盖辖区景区、商贸体、酒店、写字楼等九大场景,织密全区培训网络;结合各单位实际需求,创新采用互学互看、案例研讨、以案释法等多元形式,推动《条例》在各领域、各行业精准落地。目前,开

全文共1551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自《陕西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施行以来

曲江新区扎实开展《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

多维并举推动《条例》落实见效

全面提升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

九进九讲

抓实队伍培训教育

曲江新区持续发挥百人区级宣讲团作用,围绕《条例》实施开展“九进九讲”巡回培训。精准覆盖辖区景区、商贸体、酒店、写字楼等九大场景,织密全区培训网络;结合各单位实际需求,创新采用互学互看、案例研讨、以案释法等多元形式,推动《条例》在各领域、各行业精准落地。目前,开展专项培训46场,累计参与人数2750余人次。

同时组织全区各相关部门、板块及下属企业等180余人开展《条例》专题培训会,围绕《条例》的详细条款内容与实际管理操作规范,通过“理论+实际”“案例+法条”等形式,深入剖析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法定准则,进一步提升曲江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全面推广

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贯体系,推动《条例》全域覆盖推广。广泛发动辖区185家党政机关、商贸体、酒店、景区、学校等主体单位开展《条例》“入户入铺”宣传,充分利用150余处电子屏及户外广告栏播放《条例》内容;同时依托主流媒体、“曲江新区”、“曲江城管执法局”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条例》细则、法律解读、案例剖析等相关资讯60余条,营造“抬头可见、驻足可学”的浓厚宣传氛围。

文旅融合

《条例》热潮强势“出圈”

结合区域优势,以文化资源为依托,将《条例》宣传与本地文化特色巧妙融合,打造具有文化性内涵、沉浸式体验、创新性宣传的普法宣传形式。充分借助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大唐不夜城、曲江海洋极地公园等文旅地标优势,打造“海洋主题分类课堂”、“穿越时空话分类”等特色主题活动,让垃圾分类法律法规融入文旅消费全场景,实现垃圾分类宣传与文旅融合的硬核“创新”+沉浸“创意”。

精准宣传

特色活动掀热潮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人群进行靶向宣传,分别以“穿越时空曲江分类谈古论今”、“红蓝普法进商圈”等为主题,采取专题讲座、游戏互动、知识竞赛等形式,举办《条例》普法系列宣传活动48场。

同时联合教育系统开展“分类小小志愿者”主题暑期研学活动,小小志愿者化身“分类小卫士”,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并熟练掌握垃圾分类技巧,沉浸式体验让法治意识和理念深入小朋友的内心。

打造“志愿+”宣传格局

充分发挥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的带头示范作用。《条例》施行以来,曲江新区对辖区1120余名志愿者分层次分领域解读《条例》内容,引导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贯彻执行。同时广泛动员辖区志愿者开展志愿宣讲、入户入铺上门、桶边引导等活动,结合生活与经营实际场景,精准传递《条例》内容、凝聚多元力量协同共治,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目前,辖区宣传员、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3688小时。

提质增效

“宣传+督导”双轮驱动

曲江新区以“法律条文宣贯+督导检查”并行的工作模式,开启“上门传经”专项行动。垃圾分类监督员化身“普法专员”,深入辖区百余家物业服务企业,通过“一对一”送《条例》上门的方式,确保每位物业管理者精准掌握法规内容,并围绕垃圾分类投、收、运以及物业企业的责任与义务,结合物业管理实际场景案例为物业人员答疑解惑,助其吃透法规政策,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

下一步,曲江新区将持续做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和实施工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宣贯教育机制,普及《条例》知识,引导社会各界学法用法和参与法治实践,自觉履行垃圾分类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局面。

编辑:尔尔

校对:蔷薇

初审:颖洁

终审:秦犁

西安曲江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曲江新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