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被网友调侃为“双一流”(双伞漏空)的画面,瞬间在网络上爆红。
01
浙工大校长上热搜了,全网都在笑哈哈看他挨淋画面。
事情是这样的。
9月3日晚,浙江工业大学举行202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
校长高翔正在讲话时,突然下起大雨。
两个大一新生主动去撑伞,却正好把两把伞之间的空隙留给了校长。
雨水从双方伞上,流到校长头顶。
这个被网友调侃为“双一流”(双伞漏空)的画面,瞬间在网络上爆红。
02
浙工大校长这波应对,藏着真功夫。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他把极可能引发的一场负面舆情巧妙化解了。
我看了视频,雨下大时工作人员递来雨衣,他摆摆手拒绝了。
他明白,自己是一校之长,站在开学典礼的台上,这场致辞不仅是仪式,更是和新生的第一次 “交心”。
选择和师生一起淋雨,这姿态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的担当 —— 你看,校长没把自己当 “特殊人物”,这比多少口号都管用。
03
这些年,不少地方都栽在 “细节” 上。
2018年某高校毕业典礼,领导在遮阳棚下坐着,学生却在雨里挨淋,直接被骂上热搜;还有干部视察时让人撑伞,被批官僚主义。
再看浙工大校长的操作,一通高水平。
不中断开学致辞,要和新生们一起 “共淋一场雨”;
不避意外尴尬,被雨淋头还笑着讲话,随和劲儿瞬间拉满;
不堵网友玩梗,面对 “双一流” 调侃不解释、不较真,顺着幽默把事儿变成校园趣闻。
04
细节时代的舆情新法则:任何一个小画面都可能被放大。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一次即兴的撑伞行为,一个被捕捉的瞬间,再次证明了在当今社交媒体时代,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舆情的起点。
浙工大撑伞画面之所以迅速走红,是因为它同时包含了多个传播要素:权威(校长)与普通人的互动、尴尬又不失温情的场景、易于记忆和转发的视觉形象。
网友创造的“双一流”梗更是锦上添花,将无意间的尴尬转化为善意幽默,这也是舆情演变中的奇妙之处——受众参与可以重塑事件的意义。
05
多说几句。
这也是一个提醒。
从组织学角度看,大型活动的舆情风险管理必须前置。办活动不能只做表面预案,得提前想到哪些场景会被拍、会被解读。
真心推荐大家找来这段视频看看。
现场的笑声全是发自内心的轻松与善意,密集又真诚,绝对是 “最有烟火气的高校开学典礼” 。
来源:浮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