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7月9日,一架外观最为奇特的“空中巨无霸”之一,在结束了其长达45年的卓越服役生涯后,正式宣告退役。尽管它的首飞身份是客机,但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这架飞机的使命与运送乘客或货物毫无关系,而是化身为一座独一无二的空中科学实验室。
2025年7月9日,一架外观最为奇特的“空中巨无霸”之一,在结束了其长达45年的卓越服役生涯后,正式宣告退役。尽管它的首飞身份是客机,但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这架飞机的使命与运送乘客或货物毫无关系,而是化身为一座独一无二的空中科学实验室。
这架注册号为N787RR的波音B747-200型飞机,官方名称为“卓越精神号”(Spirit of Excellence),由世界顶尖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罗尔斯-罗伊斯(简称罗罗公司)运营。它的特殊身份是“飞行试验台”(Flying Test Bed, 简称FTB)——本质上是一个能够让工程师在各种真实飞行环境下测试新型发动机的空中实验室。
为了履行这一特殊使命,这架绰号“胖蜜蜂”(Hefty Bee)的飞机经过了深度改装。其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在一侧机翼上增加了一个额外的发动机挂架。这样一来,它便可以在保留飞机原有全部四台发动机动力冗-余的同时,挂载第五台全新的发动机进行实际飞行测试。这种“一侧三发,总计五发”的奇特布局,使其在万米高空的身影极具辨识度。同时,其机舱内部也并非客舱座椅,而是装满了精密的仪器设备,用于在飞行中采集并分析测试发动机的的海量性能数据。
“胖蜜蜂”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航空史的缩影。在它退役之时,全球仍在运营的同型号B747-200飞机已不足15架。它的故事始于1980年,其首个东家是香港的国泰航空公司。在作为客机服役了近20年后,它于1999年被转售给冰岛亚特兰大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执行包机与货运任务。
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2005年,罗罗公司将其收购,并送往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L3通信公司(后更名为L3哈里斯公司)进行彻底的脱胎换骨式改造,为其全新的科研角色做好了准备。
“胖蜜蜂”的首个,也是其职业生涯中最为耀眼的任务,便是测试遄达1000(Trent 1000)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是为当时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波音787“梦想客机”量身打造的动力心脏。
然而,它的使命并未随着遄达1000在2011年的投入使用而终结。最初,罗罗公司仅计划用它执行25次飞行和150个飞行小时的测试任务。但到了2025年中期,它的飞行记录已飙升至250次飞行和800个飞行小时,分别是原计划的10倍和5倍多。由于部分遄达1000发动机后续暴露出可靠性问题和叶片过早腐蚀等情况,使得“胖蜜蜂”不得不长期参与该型号发动机的持续改进和升级测试,其飞行频率甚至从每周两次增加到四次。
除了遄达1000项目,“胖蜜蜂”还参与了其他重要的发动机研发计划。例如,它为空中客车A350的遄达XWB发动机和为公务机市场开发的遄达7000发动机的测试做出了贡献。近期,它还承担了为达索猎鹰10X公务机研发的“明珠10”(Pearl 10)发动机的测试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胖蜜蜂”在推动航空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扮演了先锋角色。它曾多次使用100%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进行测试飞行,其中一次是搭载遄达1000发动机(2021年),另一次则是搭载“明珠10”发动机(2024年)。
在“胖蜜蜂”的最后一次任务中,它为罗罗公司的“先进低排放燃烧系统”(ALECSys)验证项目提供了支持。该项目旨在通过预混合燃料与空气来提升燃烧效率,从而打造更高效、更环保的未来发动机。这次飞行,也为它辉煌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退役后,“胖蜜蜂”被捐赠给了位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皮马航空航天博物馆,与其过去二十年的运营基地毗邻。在那里,它将与另一架传奇的“空中巨无霸”——曾为罗罗公司的竞争对手GE航空集团服役的B747-100飞行试验台(N747GE)——共同展出,向公众讲述它们为航空技术进步立下的赫赫战功。
面对未来,罗罗公司表示将采用地面测试、模拟器和飞行试验台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来测试新发动机。这意味着,尽管像“胖蜜蜂”这样的专属大型飞行实验室的时代可能正在落幕,但对新技术(如为遄达系列开发的UltraFan技术)的验证,将更多地依赖先进的地面设施和虚拟仿真技术。虽然“胖蜜蜂”已落地长眠,但它为航空业带来的更安全、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宝贵遗产,将继续翱翔于蓝天之上。
来源:航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