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杨哥的徒弟 “红绿灯的黄”,同样命运坎坷。因低俗带货被抖音多次封禁,还遭中消协点名批评。转战 TikTok 后,却混得风生水起,粉丝超 20 万,直播间在东南亚区常居榜首,单场打赏收入超 10 万美元。
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世界,网红们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流星,有的转瞬即逝,有的却能留下长久的痕迹。
那些因各种不当行为被封禁的网红,如同折翼的鸟儿,却仍在努力寻找重回天空的路径,想尽办法继续吃互联网这碗饭。
铁山靠,这个曾经在抖音凭借独特山东方言、直爽怼人风格吸粉千万的草根网红,因直播内容存在低俗、骂人博眼球等问题,2021 年被抖音永久封禁。
四年的沉寂后,他选择在 TikTok 重新出发。虽说目前粉丝量仅 3.2 万,但视频播放量相当可观,直播效果也不错,日常几百人在线,最高能超千人。
他透露自己直播6天就赚了20万美元,即便这数字可能有夸张成分,可也说明他在海外平台找到了新的商业价值。
小杨哥的徒弟 “红绿灯的黄”,同样命运坎坷。因低俗带货被抖音多次封禁,还遭中消协点名批评。转战 TikTok 后,却混得风生水起,粉丝超 20 万,直播间在东南亚区常居榜首,单场打赏收入超 10 万美元。
他们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即便在国内被视为劣迹网红,换个平台,迎合不同受众喜好,仍有机会东山再起。
当然,不是每个被封禁的网红都能如此幸运。倪海杉,曾经 1800 万粉丝的大网红,转战 TikTok 后,因国内封禁、国外直播这种情况引发争议,很快就被 TikTok 官方要求停播。
这表明,平台对于劣迹网红的接纳度存在差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平台管理规则、大众态度以及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背景等。
当线上之路受阻,一些网红将目光投向线下,试图在现实世界中开拓新事业。
郭老师,因低俗、无底线审丑被抖音、微博封号。但她创造的 “郭言郭语” 却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四年后,她开设 “郭子的茶” 奶茶店,粉丝们热情捧场,门店外大排长龙,一杯奶茶可能味道普通,可粉丝们买的是对郭老师的情怀。店里售卖的周边产品,也颇受欢迎,这无疑证明了她线下商业尝试的初步成功,即便离开线上直播,她依然能凭借过往积累的人气,在商业领域站稳脚跟。
那艺娜,曾用 “俄罗斯娜娜” 网名,因滥用平台道具、仿冒虚假人设被抖音封禁。改名 “那艺娜” 后,成功转型为线下演唱会歌手。一首《爱如火》让她爆火,独特的舞台风格,即便存在假唱、唱功不足等问题,却凭借能给观众带来快乐情绪价值,让演唱会场场爆满。观众们不在乎那些瑕疵,只为享受现场热烈氛围,为她欢呼呐喊,这也是网红成功转型线下的典型案例。
其实,类似情况还有不少。“MC 天佑”,曾因《一人饮酒醉》红遍网络,粉丝众多。但因直播内容涉及色情、吸毒等不良信息,被国家网信办纳入黑名单,各平台禁止其注册直播账号。可时隔多年,他竟借用他人实名信息复出直播,只出声不露脸,不过很快账号就被封禁。
还有 “秀才”,因被举报存在违法行为被平台封禁,却疑似借他人账号 “借壳复出”,引发网友热议。这种试探行为,无疑是对平台规则和社会道德底线的挑战。这些例子都表明,部分劣迹网红对互联网的 “眷恋”,即便被封禁,也试图通过各种方式重回大众视野。
从行业角度看,劣迹网红的复出或转型,反映出互联网行业生态的复杂性。
一方面,平台需要流量,一些网红即便有黑历史,却仍具备一定粉丝基础和话题度,对平台有吸引力;
另一方面,公众的态度也在变化,部分观众对网红的接受度较为宽容,更关注其能否带来娱乐和情感共鸣。
但这也带来诸多问题,若劣迹网红轻易复出,可能误导青少年价值观,破坏网络生态和社会风气。平台应加强监管,完善规则,对劣迹网红复出行为零容忍;大众也需提高辨别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不盲目追捧有严重不良行为的网红。
毕竟,一个健康的互联网环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维护,不能让违规者轻易钻空子,破坏来之不易的清朗网络空间。我们每个人都是网络环境的参与者,只有大家都坚守底线,才能让互联网这片天空更加澄澈。
来源:大佬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