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关联愈发紧密的当下,气象条件已成为影响作物生长、产量品质及农业灾害防控的核心因素,而传统农业气象服务模式正逐渐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长期以来,农业气象信息主要依赖区域级气象站的宏观数据,这类数据多覆盖大范围行政区域,难以精准反映不同
智慧农业气象站使用背景
在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关联愈发紧密的当下,气象条件已成为影响作物生长、产量品质及农业灾害防控的核心因素,而传统农业气象服务模式正逐渐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长期以来,农业气象信息主要依赖区域级气象站的宏观数据,这类数据多覆盖大范围行政区域,难以精准反映不同地块(如山地、平原、设施大棚)因地形、地貌、种植结构差异形成的 “小气候” 特征 —— 例如,同一县域内,山区地块的霜冻时间可能比平原早 3-5 天,设施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与露天农田更是相差显著,宏观气象数据无法为农户提供针对性的种植、管理指导,导致农户在应对局部气象变化时常常 “被动应对”。
同时,传统气象服务存在信息传递滞后、功能单一的问题:一方面,气象预警信息多通过广播、短信等传统渠道发布,不仅覆盖范围有限,且从数据采集、分析到发布往往需要数小时,难以满足农业生产 “抢时间” 的需求 —— 如短时强降雨、冰雹等突发性灾害,若预警不及时,可能导致作物大面积倒伏、绝收;另一方面,传统气象站仅能提供温度、降水、风力等基础数据,无法结合作物生长周期(如小麦拔节期、果树花期)提供定制化气象服务,例如无法精准告知农户 “未来 3 天的湿度、光照是否适合番茄坐果”“降温天气是否会影响油菜授粉”,使得农户难以根据气象条件优化种植决策,既可能因误判气象风险导致损失,也可能因过度防护增加生产成本。
气象监测设备介绍
随着这几年农业种植行业的发展,在越来越多的农业种植中都有气象站的使用,气象站对于农业种植有什么帮助呢? 1、通过农业气象站可以实时监测各种气象要素信息,对于恶劣的气候,比如遇到寒潮、大风等恶劣天气,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及时的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避免恶劣天气带来的损失 2、可以通过对气象站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出什么样的环境适合农作物生长,引导农户科学种植,从而增加产量,对于农业的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
监测参数
空气温度 空气湿度 雨量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大气压力 风速 风向 二氧化碳
太阳总辐射 雨雪 一氧化碳 PM2.5 PM10。可根据客户需求个性化定制参数。
智慧农业云平台
整体/单独查看园区下气象设备的实时数据,一目了然;查询历史数据和曲线,支持导出Excel和PDF两种格式的数据文件;
来源:农民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