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歇脚点”到“服务台”“赋能站”——社区驿站 24 小时关爱户外劳动者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6 06:46 1

摘要:近日,正午阳光炙烤路面,气温突破35℃。外卖配送员李师傅的工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他熟练地拐进马家山社区小广场,冲向一个明亮温馨的房子。他掏出手机轻扫门口的二维码,“嘀”的一声,玻璃门开启,凉爽扑面而来。“现在驿站随时来,扫码就能进,手机上还能查其他驿站的位置,太

金山网讯 近日,正午阳光炙烤路面,气温突破35℃。外卖配送员李师傅的工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他熟练地拐进马家山社区小广场,冲向一个明亮温馨的房子。他掏出手机轻扫门口的二维码,“嘀”的一声,玻璃门开启,凉爽扑面而来。“现在驿站随时来,扫码就能进,手机上还能查其他驿站的位置,太方便了!”李师傅一边接上热水,一边笑着说。

镇江经开区丁卯街道马家山社区聚焦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货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歇脚难、喝水难、充电难、避暑难”的现实痛点,主动融入大数据、物联网,对传统工会驿站进行全面升级,打造“24小时不打烊、服务一键达”新型服务阵地。

社区打造的智能化驿站是他和近200名户外劳动者的“避暑港”,更是月均服务量突破1000人次的“温暖港湾”。

智能认证破壁垒:从“复杂注册”到“认证全通”

降低服务门槛,针对户外劳动者时间碎片化、流动性强的特点,采用手机号的极简认证模式,户外劳动者用手机扫描驿站门口的智能二维码,完成验证,即可生成专属“服务凭证”。在驿站日常运营管理中,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后台,可实时远程操控驿站内的灯光、空调等基础设备:当驿站迎来客流高峰时,能提前开启空调调节室温、点亮照明区域,为劳动者营造舒适环境;在非服务时段,可远程关闭闲置设备;平台还支持对驿站内监控设备的在线查看与管理,一旦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可第一时间联系维修人员处理,即使无人值守服务也不缺位。

功能升级拓边界:从“基础休憩”到“多元赋能充电站”

“以前来驿站就是歇会儿、喝口水,现在不仅能充电,还能看书。”坐在驿站的学习区,环卫工人张阿姨在翻看《民法典解读》,旁边的“有声小转台”播放着“夏季防暑降温小常识”成为背景音。针对户外劳动者“充电”“学习”“解压”等需求,社区对驿站内部进行功能分区,打造“休憩区”与“学习区”两大核心板块,让驿站从“临时落脚点”变成“多元赋能空间”。休憩区除了常规的桌椅、高清智能电视外,还贴心配置“户外劳动者专属设施”,有冷热双温饮水、微波炉、应急药箱。学习区营造“静态阅读+动态收听”轻量化学习场景,构建图书角,书籍涵盖法律常识,人文故事等类别;学习区还设有“有声小转台”,通过扫码可选择相应资源,利用碎片时间听书学习。

广场延伸暖人心:从“固定驿站”到“流动服务网络”

“以前体检要请假去医院,现在驿站广场上就能测血压、查血糖,还能问律师劳动纠纷的事,太省心了!”货车司机田师傅刚检测完,手里拿着医生给的“健康建议卡”,满是笑容。

马家山社区充分激活驿站外的“暖新四季广场”,打造“流动式赋能服务平台”,让服务从“固定点”延伸到劳动者身边。内容精准对接户外劳动者的需求,社区联合街道工会、辖区医院、律师事务所、志愿者团队,每月定期开展“暖新服务日”活动,和交警联动,开展“交通安全课”“电动车维修小课堂”;和爱心企业联动,开展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等服务等。(通讯员 刘丹)

来源:金山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