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搞芯片的打工人,最揪心的事来了:7月9号,北京工体旁的新闻发布厅,工信部老大+市场监管总局头头一把掀开《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Ⅱ》,一句“国产AI芯片必须在今年底完成大模型适配”——这事真不真?
搞芯片的打工人,最揪心的事来了:7月9号,北京工体旁的新闻发布厅,工信部老大+市场监管总局头头一把掀开《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Ⅱ》,一句“国产AI芯片必须在今年底完成大模型适配”——这事真不真?
真,而且比想象更猛。
消息一落地,群里已经炸锅:昇腾910C连夜上新固件,寒武纪挂出“对标H100”的招贴画,连平时闷声发财的燧原都出来蹭热度。
别问股价,问就是封单。
有人翻出小作文,说国产7nm良率还卡脖子。
可上海微电子悄悄透露28nm浸没式DUV已跑通9000片/月,芯原股份IP授权费降到白菜价。
卡脖子?
脖子可能自己变细了。
光电芯片才是杀招。
诺亚实验室把硅光模块塞进AI服务器,功耗降30%,训练ResNet50直接省电费三分之一。
原来算力焦虑,现在电费焦虑?
别嘲笑“PPT芯片”。
深圳、成都、合肥三地同时开工的“算力灯塔”,明年底上线后国产卡占比要拉到60%。
到时候英伟达想卖,得排队走审批。
大模型适配测试不光跑分,还要跑业务。
字节把豆包、剪映、飞书全扔给海光DCU做联调;快手直接把Diffusion模型搬昇腾,出图速度飙到1秒4张。
用户只关心快不快,谁管里面是哪家的硅。
5G、6G也没闲着。
工信部点名“三城六区”搞毫米波+太赫兹试验网,中兴已经拿下车企V2X大单。
车还没上市,基站先装好,这波操作够野。
生态短板正在被填平。
开源社区openEuler狂飙到700万行贡献,国产EDA里唯一跑通GAA工艺的是一家百人小公司——老板以前是台积电的“逃兵”,现在身价十亿。
热钱也在改道。
红杉把原定的消费基金改投“硬科技”,一句话:宁愿赌硅,不赌流量。
二级市场AI芯片ETF三天吸金百亿,散户买菜路上都在聊量化。
最狠的是出口管制反杀。
7月起,美系EDA升级许可证,结果国内三家龙头直接放话“今年内全切国产工具”,评论区一片“谢谢美国老铁送来的订单”。
说到底,芯片国产替代不是喊口号,是把价格和性能一起打到地板上。
只要货够稳、价够低,企业用脚投票比微博吵架诚实多了。
坐等年底跑分榜。到时候看看,谁还敢说国产只能做低端。
来源:港湾里停靠的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