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老三”还想当“硅王”?浙商在东南亚砸350亿,建光伏工厂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6 07:30 2

摘要:光伏圈竟然出了一个闷声干大事的水泥巨头,也就是红狮集团,一个做水泥的企业,他们居然要跨界玩光伏。

光伏圈竟然出了一个闷声干大事的水泥巨头,也就是红狮集团,一个做水泥的企业,他们居然要跨界玩光伏。

而且一出手就是大手笔,计划砸50亿美元在印尼建个超级光伏工厂,从多晶硅到电池组件,全产业链一把抓。

现在光伏行业正在寒冬期,大家都在想着怎么活下去,红狮这是唱的哪一出?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红狮的掌门人章小华,这位水泥行业的“老三”,居然放话要剑指“硅王”。

这位从水泥厂小工一路逆袭成行业巨头的“狠角色”,真的能撼动光伏行业的现有格局吗?

2024年年末,一向低调的水泥巨头红狮集团突然宣布一项惊天计划。

他要投资50亿美元,也就是大约350亿人民币,在印尼建设一个光伏工厂。

消息一出,整个行业都炸了锅,国内光伏行业正经历着残酷的价格战,不少企业都在勒紧裤腰带,甚至被迫停产限产。

在这种情况下红狮集团却反其道而行之,大手笔进军海外市场,着实让人看不懂。

红狮集团此前在光伏领域几乎没有任何名气,它哪来的底气和实力,去挑战这个高手云集的行业?

一时间各种猜测和质疑甚嚣尘上,有人觉得他50亿美元的项目,最终能落地几个亿就不错了,还有人说他水泥企业跨界玩光伏,纯纯的瞎胡闹。

红狮集团和它的掌舵人章小华,就这样瞬间成为光伏圈最热议的焦点。

要读懂章小华的这步险棋,就得先了解他这个人。

20多岁时他从浙江建材学校毕业,回到父亲管理的兰溪第五水泥厂,从化验室小工干起。

别看他学历不高,但骨子里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加上敏锐的商业直觉和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很快就在厂里脱颖而出。

90年代国企改革的浪潮席卷而来,他果断承包了水泥厂,后来又和人合伙创办了浙江第一家民营股份制水泥厂,这就是红狮集团的雏形。

章小华的创业之路,充满了“野蛮”的味道,他从不墨守成规,敢于打破常规。

在别人都觉得水泥生意就该“窝里横”的时候,他却大胆地开启了跨区域扩张。

他不光胆子大,心思也缜密,很早就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率先在行业内上了ERP系统,把产供销各个环节都纳入统一的平台进行管理。

他还特别注重成本控制,要求每个新建水泥厂都必须配套上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转化成电能。

水泥行业是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市场行情波动很大,他却总能准确地把握住周期的脉搏,在市场低迷时果断收缩,在市场回暖时迅速扩张。

就这样他带领着红狮集团一路过关斩将,硬生生地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为中国水泥行业巨头,成为业内公认的“逆周期之王”。

光是2022年水泥熟料总销量,他就排到了全国的第三名,2023年红狮还实现了723亿元的销售额。

章小华跨界光伏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早在几年前,他就开始在红狮集团旗下的水泥厂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的就是降低能源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后来控股亚洲硅业,正式进军多晶硅领域,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

他把在水泥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下来的成功经验,复制到了光伏产业。

一方面通过并购亚洲硅业,快速获取了现成的产能和技术,另一方面,又一共花了400多个亿,在新疆和青海投资新建硅料工厂,进一步扩大规模。

而50亿美元的印尼项目,更是他全球化布局的关键一步。

东南亚市场对他来说并不陌生,红狮集团早就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建了水泥厂,对当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法规都比较熟悉。

选择印尼作为光伏产业的桥头堡,既是看中了当地丰富的光照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是为了规避国内日益白热化的竞争。

不过印尼的投资环境复杂,审批流程烦琐,再加上光伏产业本身的技术门槛高竞争激烈,红狮集团要想在这里站稳脚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水泥大王到光伏新贵,章小华的每一次跨界都充满了冒险,但他总能以一种“野蛮”的姿态,突破重重阻碍,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一次他能不能复制之前的成功,在光伏行业再创辉煌?

章小华这步棋,确实下得真是让人捉摸不透,50亿美元豪赌印尼在外人看来,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更像一场豪赌。

但是如果了解章小华的行事风格,就不会这么轻易下结论了。

从水泥厂小工到行业巨头,他靠的就是一股“野蛮生长”的劲头,敢想敢干不按常理出牌。

参考资料:

中国经济网2024-12-30《“水泥老三”还想当“硅王”,东南亚又要砸350亿》

新京报2024-12-25《被传将投50亿美元赴印尼建厂,谁是红狮控股》

来源:史菀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