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远天之下,一道锐影以超过5倍音速划破长空,它正是中国新型战略打击力量的锋利尖刀——长剑-1000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远天之下,一道锐影以超过5倍音速划破长空,它正是中国新型战略打击力量的锋利尖刀——长剑-1000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长剑-1000首次公开亮相。作为我国首型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它以“灵活机动、强力突破、即时发射”的特点,成为中国实施远程精确打击、多域慑战制胜的“点穴”利器。
长剑-1000
它与同时受阅的长剑-20A、鹰击-18C导弹共同构建了中国巡航导弹的高低搭配体系,标志着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01 一剑封喉:
战略打击体系的高低搭配
在当代中国导弹家族中,长剑-1000代表着技术巅峰。它与长剑-20A、鹰击-18C共同组成巡航导弹方队,首次采取海军、空军、火箭军联合编组模式接受检阅。
这三种导弹形成了完美的火力梯度:长剑-20A作为空基巡航导弹,鹰击-18C为海基型号,而长剑-1000则是更为先进的陆基高超声速巡航导弹。
高低搭配的战术价值在于应对多样化的安全威胁。中国周边面临的潜在威胁既有来自高端对手,也有来自低端对手,需要打击的目标多种多样。
在这种背景下,火箭军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性能的导弹,或将它们搭配使用,以收到最大的作战效果。
02 技术跨越:
从亚音速到高超音速的飞跃
中国巡航导弹发展经历了明显的技术迭代。从长剑-10的亚音速,到长剑-100的超音速,再到长剑-1000的高超音速,体现了我国巡航导弹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常规亚音速巡航导弹如长剑-10A,采用超低空飞行,隐身性能好,突防能力强,但飞行速度较慢,飞完全程需要2小时左右,且航迹规划复杂费时。
与之相比,高超音速的长剑-1000飞行时间大大缩短。相同射程下,飞行时间只有亚音速导弹的1/4到1/5,且不存在航迹规划问题。
高超音速武器被定义为飞行速度超过5倍声速的武器,具有飞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强、打击精度高、航行距离远等特点。长剑-1000正是这一理论的完美实践。
03 突防优势:
速度与隐身的完美结合
长剑-1000的突防能力建立在多重技术优势之上。高超音速速度带来压倒性优势:5马赫的飞行速度意味着它仅需10分钟就能打击1000公里以外的目标。
相比而言,同等射程的传统弹道导弹需要15-20分钟,亚音速巡航导弹更需要1小时以上。这种速度优势极大压缩了敌方的决策和机动时间。
机动变轨能力让拦截系统形同虚设。与传统弹道导弹的固定抛物线轨迹不同,长剑-1000在飞行过程中可进行大幅度的横向和纵向机动,使拦截系统难以预测和锁定。
飞行高度选择在30-100公里的邻近空间,这一高度区间恰好是多数防空雷达的“视觉盲区”,增强了导弹的隐蔽性。
04 体系作战:
反介入/区域拒止的战略支柱
长剑-1000在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略中扮演关键角色。这一战略宗旨在于通过不对称作战手段,限制或阻止敌方在关键区域的力量投送与行动自由。
高超音速导弹通过其卓越的飞行速度和突防能力,将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从“静态拒止”升级为“动态压制”,在敌方任何决策节点均可实施快速打击。
长剑-1000对西太平洋构成直接威胁。它的射程覆盖横跨西太平洋,能够到达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设施,包括位于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和阿普拉海军基地。
此外,日本的横须贺海军基地和三泽空军基地,韩国的乌山空军基地和汉弗莱斯营等美军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基地群也都在该导弹的打击范围内。
05 未来战争:
改变游戏规则的战略利器
高超音速武器的出现正在重塑现代战争规则。它颠覆了传统打击方式,可在短时间内对敌方重要目标实施“读秒”式打击,为后续大规模打击扫清障碍。
高超音速武器有三大作战运用方式:一是高速突防,“直拳式”冲击;二是侧向迂回,“勾拳式”摆击;三是混合编组,“迷踪拳”重击。
它改变了传统攻防体系平衡。高超音速武器可实施防区外远距离发射,不需兵力前出即可对敌实施有效杀伤,因其难发现、难识别、难判断、难拦截。
面对高超音速导弹,传统防御系统显得“有心无力”。其飞行速度处于绝大多数防空反导武器能力的阈界外,使它至少在一定时间段内鲜有“天敌”。
06 技术前景:
智能化与极限化的发展方向
高超音速武器发展正呈现智能化、极限化、多元化的趋势。智能化是长剑-1000未来的升级方向。借助智能技术,高超声速武器可具备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能力。
一些国家已将“人工智能与高超声速飞行器”列为优先关注的军事技术领域,以便增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自主作战能力。
速度与射程的极限化追求永不停止。随着科技发展与突破,高超声速武器在作战性能方面的提升将不断突破当前极限。
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研发与改进方兴未艾。一些国家的试验表明,当使用液氢燃料时,可使导弹飞行速度达到6-25马赫。
平台和载荷更加多元化。高超声速武器使用的搭载平台将不再局限于大气层内飞行的飞机、巡航导弹等,可能突破大气层,让搭载平台自由往返于地球表面与太空之间。
长剑-1000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它与长剑-20A、鹰击-18C形成的“高低搭配”体系,成为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关键支柱。
高超音速武器正以“唯快不破”的物理优势改写战争规则。它的速度优势突破时间维度限制、机动优势突破空间维度限制、隐身优势突破电磁维度限制,使传统防御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场围绕高超音速武器攻与防的技术竞赛中,掌握高超音速优势的国家将在未来战争中占据主动权。
参考文献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年9月3日)。央视揭秘长剑-1000、巨浪-3、东风-61、东风-5C……
环球时报。(2025年9月3日)。转发收藏!九三阅兵装备,环时解读来了(下)
(2024年11月19日)。首次公开!4马赫+4000公里射程,珠海航展还藏着这个战略大杀器!
邵永灵。(2021年12月31日)。新中国70周年阅兵|长剑-100超音速巡航导弹比以往长剑-10A有何不同。科普中国网
解放军报。(2020年11月27日)。高超声速武器:用实力诠释“唯快不破”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和分析,旨在提供信息参考。所有观点均为学术性探讨,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读者不应将本文内容作为决策的唯一依据。
来源:世事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