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9岁的张明敏站在观礼台上,眼中闪烁着泪光。当那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他清唱起那首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歌曲,声音略微颤抖却依然坚定有力。
69岁的张明敏站在观礼台上,眼中闪烁着泪光。当那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他清唱起那首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歌曲,声音略微颤抖却依然坚定有力。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九三阅兵”观礼现场,69岁的香港歌手张明敏面对镜头,再次唱起了那首深植于几代中国人记忆中的《我的中国心》。
他那略微颤抖的嗓音反而更显真挚,瞬间引起了每个华夏儿女的共鸣。采访中,张明敏激动地说:“这次来京和以往的感觉不一样,国家的进步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们非常骄傲跟全世界说,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
荣耀时刻,阅兵观礼现场清唱经典
202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张明敏作为香港360人政商界观礼团的演艺界代表之一,受邀出席这一盛典。
与他一并受邀的还有甄子丹等爱国香港艺人。甄子丹虽然在美国长大,但2009年就已退出美国国籍,并表示“现在是完全的中国人”。
观礼现场,张明敏头发已经花白,身材也有些发福,但精神却不减当年。他身着干净的蓝色衬衣,戴着一副细框眼镜,脸上那股子幸福感藏都藏不住。
意外机遇,春晚导演偶然发现金曲
《我的中国心》创作于1982年,它的出现既是历史大潮推动的必然产物,也是偶然天成的经典之作。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一喜一忧的时局变化,令香港著名词作家黄霑义愤填膺,他当即提笔写下“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歌曲创作完成后,由作曲家王福龄谱曲,邀请张明敏演唱录制。当时的张明敏正在香港一所电子表制造厂担任技术员,歌手只是他工作之余的另一个身份。
歌曲如愿录制完成后,在香港地区反响平平,传唱度也不高。直到1984年,央视春晚导演黄一鹤在深圳采风时,偶然间从当地司机的车内听到这首歌曲,如获至宝。
毅然北上,春晚舞台一夜爆红
1984年,张明敏接到央视春晚的邀请后,许多人都劝他放弃去内地演唱,连他的唱片公司也反对他去。
但张明敏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北上的道路。1984年2月1日晚,张明敏等三位港台艺人第一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的舞台。
那一晚,张明敏身着西服套装,系着棕色条纹领带,戴着复古的金丝边眼镜,举止温文尔雅,落落大方。他深情地演唱着《我的中国心》,一字一铿锵,充满了海外赤子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些代表性符号令国人既亲切又振奋,而当它出自于一位香港歌手之口时,其意义和价值更是“重千斤”。
那一夜,张明敏的名字响彻了整个中国,他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英雄。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场辉煌的成功背后,竟然隐藏着长达14年的艰难困境。
沉重代价,返回香港遭遇封杀
当张明敏从内地返回香港后,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封杀。电台禁播他的歌曲,电视台拒绝他露面,唱片公司也与他解约。
原本在香港歌坛就不算特别出名的他,因此失去了所有的演出机会,生活陷入了困境。封杀令持续整整14年,连1997香港回归晚会都将他除名。
这位春晚成名的歌手不得不回到电子厂继续做工,日薪仅32港币。被工友调侃“爱国歌星来体验生活”。
最扎心的是母亲的话:“你唱出了华侨的心声,妈替你扛!”这句话让他在出租屋痛哭整夜。有人问他是否后悔,张明敏从未动摇过自己的选择。他坚信演唱爱国歌曲不是错误,而是身为中国人应有的担当。
倾家荡产,支持北京亚运会
即使面临这样的困境,张明敏的爱国热情依然不减。1990年,当得知北京获得亚运会举办权面临资金短缺时,张明敏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他抵押了自己的婚房,中介笑他“爱国痴”,贱卖少赚600万。当掉奔驰轿车,带着妻子挤绿皮火车跑全国。
他打印了巡演计划:24城154场,嗓子出血照唱不误。那一年,他完成了这个不要命的狂奔。
在郑州暴雨夜高烧39度时,他裹着军大衣唱完全场,下台直接送急诊。在哈尔滨零下25℃的严寒中,话筒都结冰碴,观众递白酒暖喉。
最终,他筹集了6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如今6000万购买力,全部捐给亚运会组委会。
商业转型,从失败到成功
在被打压之后,上世纪90年代张明敏逐渐淡出乐坛开始经商。他投资过服装业和卡拉OK业,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他开KTV遭黑社会砸场、搞服装厂被卷款跑路。但张明敏并没有放弃,最终在生物科技领域找到成功。
他押注互联网,抵押最后资产投资云计算,三年股价翻20倍。如今已成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执行董事,名下拥有多处产业。
慷慨捐赠,亿万身家全部捐给祖国
更令人感动的是,张明敏将过亿身家全部捐给祖国,用于支持国家的教育和公益事业。
2003年非典爆发时,47岁的张明敏正在深圳仓库吃泡面。电视里疫情新闻闪过,他突然砸掉泡面桶:“我还有厂房!”
汶川地震当天,他调空公司账上980万买帐篷,亲赴灾区抬担架。疫情最严峻时,捐空医疗器械库存,仓库主管跪求“留点底吧”。
他的儿子张颂华在节目中曾含泪爆料:“我爸修吉他还在用胶布,可武汉缺消毒水,他眼睛不眨就捐千万!”
血脉传承,将爱国情怀传递给下一代
张明敏不仅自己坚持爱国情怀,还注重将这种精神传承给下一代。他给儿子起名“颂华”,寓意赞美中华。
张颂华虽然也在经商和音乐领域发展,但始终牢记父亲的教诲。他曾在《我不是明星》含泪爆料:“我爸修吉他还在用胶布,可武汉缺消毒水,他眼睛不眨就捐千万!”
2014年春晚后台,张明敏给儿子系领带时叮嘱:“唱砸没事,别丢中国人的脸!”张颂华上海经商立下规矩:公司新人必看98抗洪纪录片。
当港媒嘲讽“过气老艺人”时,张颂华Ins怼道:“他教会我比赚钱更重要的事——这里!”配图是父亲贴在胸口的手写稿:“祖国”两字墨迹已洇开。
荣光时刻,多年爱国情终得认可
如今的张明敏已经年近古稀之年,但他的爱国情怀依然如初。
在2024年10月份福建晋江举办的马拉松比赛上,张明敏不仅到场演唱了《我的中国心》等经典歌曲为比赛助威加油,还亲自参与到比赛中去与大家一起奔跑。
2025年的“九三阅兵”观礼,正是对张明敏一生爱国情怀的认可和荣誉。当他清唱《我的中国心》时,台下00后举起手机合唱,歌词投射在古老城砖上熠熠生辉。
观礼仪式结束后,张明敏在人群中慢慢离开。他花白的头发和发福的身材背后,是一个将自己过亿身家全部献给祖国的灵魂。
当年那位在电子厂流水线上拧螺丝的工人,成为首位登上央视春晚的香港歌手,遭遇封杀14年却永不悔改,最终在商界获得成功后又将一切回报祖国。
他用一生诠释了那句歌词:“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来源:文史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