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新学期 新起点 健康防护第一步科学消毒全方位指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6 08:01 1

摘要:金秋九月,学子归来。校园再次充满了欢声笑语,但同时也成为了各种细菌病毒传播的“高风险区”。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人群高度密集且接触频繁,极易造成流感和各类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做好科学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师生健康的关键一环。这份指南将带您从 “知、行、忌

金秋九月,学子归来。校园再次充满了欢声笑语,但同时也成为了各种细菌病毒传播的“高风险区”。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人群高度密集且接触频繁,极易造成流感和各类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做好科学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师生健康的关键一环。这份指南将带您从 “知、行、忌” 三个维度,了解开学季的科学消毒之道。

1. 开学季的高风险性:

人群聚集:学生从各地返回,带来了不同的微生物环境,易发生交叉感染。

接触频繁:共用学习用品、课桌椅、门窗把手、餐具、体育器材等,都是病原体传播的“桥梁”。

季节交替:夏秋之交,天气多变,人体免疫力容易波动,是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等的高发期。

2. 消毒vs清洁: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科学消毒讲究 “分级管理、重点突出、方法得当”。

(一)消毒产品如何选?

1. 含氯消毒剂:

特点:含氯消毒剂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用法:适用于餐(茶)具、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 1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2000 mg/L~5000mg/L 消毒液浸泡 30min 以上。

②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3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 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min 以上。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

④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使含有效氯1000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2h~6h。

注意:按说明书要求稀释,作用一定时间后,务必用清水再次擦拭,以减少残留。使用时需佩戴手套和口罩,保持通风。

2. 75%医用酒精(乙醇):

特点:具有中效、速效、无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

用法: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等。

① 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乙醇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用75% 的乙醇溶液浸泡 10min以上;个别对其它消毒剂过敏者,可用 75% 的乙醇溶液浸泡5min。

② 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

注意:乙醇易燃,忌明火;必须使用医用乙醇,严禁使用工业乙醇消毒和作为原材料配制消毒剂。

3.消毒湿巾:

特点:方便快捷,独立包装,便于携带。

用法:选择标注有“杀菌”、“消毒”功效的产品。上学时随身带几片,用于餐前擦拭桌面、随时清洁双手接触的物品。

4.季铵盐类消毒剂:

特点: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毒性小,稳定性好,对消毒物品无损害等。

用法:常用于皮肤黏膜消毒,环境物品消毒。

①皮肤消毒:单链季铵盐消毒剂500mg/L~1000mg/L,皮肤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时间3min~5min,或用双链季铵盐500mg/L,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2min~5min。

②粘膜消毒:用500mg/L单链季铵盐作用3min~5min,或用双链季铵盐100mg/L~500mg/L,作用1min~3min。

③环境表面消毒:根据污染微生物的种类选择用双链还是用单链季铵盐消毒剂,一般用1000mg/L~2000mg/L,浸泡、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时间30min。

(二)重点场所与物品消毒方案:

1. 手部卫生:

首选“流动水+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搓洗至少20秒,可清除绝大部分病原体。

无洗手条件时: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酒精含量>60%),同样揉搓至干。

2. 学习用品:

文具(尺子、笔、橡皮等):每日用酒精棉片或消毒湿巾擦拭。

书包:定期清洗晾晒,尤其是尼龙等材质的,可用消毒液擦拭内衬。

3. 高频接触物体表面:

“每日一擦”清单:课桌椅、门把手、教室灯开关、窗台、栏杆、水龙头、电脑键盘鼠标。

方法:可使用稀释后的含氯消毒液或季铵盐类消毒液进行擦拭。

4. 餐具与水杯:个人专用,切勿共用。每日彻底清洗,最好用开水烫洗或使用消毒柜进行消毒。

5. 衣物与纺织品:校服、红领巾等,定期更换清洗。可使用具有除菌功能的洗衣液,并在阳光下晾晒。紫外线是最好的天然消毒剂。

6. 宿舍区域:保持通风,每日开窗至少2次,作用相应的时间。床单、被套、枕巾等个人用品应定期清洗晾晒;共用卫生间、淋浴间是消毒重点,应使用含氯消毒剂定期清洁。

1. 忌“过度消毒”:无需对空气、鞋底、室外环境大规模喷洒消毒剂,这不仅无效,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诱发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2. 忌“消毒剂混合使用”:尤其是84消毒液与洁厕灵、酒精等混合,可能产生有毒气体,危及生命!

3. 忌“不进行清洁直接消毒”:表面的污垢会消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严重降低消毒效果。务必先清洁,后消毒。

4. 忌“消毒后不冲洗”:用于餐具、玩具、桌面等可能接触手、口的物品消毒后,应用清水冲洗或擦拭,避免化学残留物进入人体。

5. 忌“依赖消毒而忽视基本防护”:消毒是辅助,做好日常防护才是根本。勤洗手、戴口罩(在必要时)、多通风、保持社交距离、接种疫苗,这些措施的综合效果远胜于单一消毒。

开学季的健康防护是一场“综合战”。科学消毒是我们手中一件重要的“武器”,但绝非唯一。让我们携手,以理智和科学为依据,既不放松警惕,也不过度焦虑,为孩子营造一个既干净安全又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

来源:年年有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