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锋 42 师长放心,搞不出飞行炸药包,我赵明奎不来见你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6 07:16 2

摘要:列宁曾指出:“如果没有充分的装备,没有足够的给养和充分的训 练,即使是最好的军队,最忠实于革命事业的军队,也会马上被敌人消灭 掉。”

南溪、孙翊整理

新式整军兵器革新出硕果

列宁曾指出:“如果没有充分的装备,没有足够的给养和充分的训 练,即使是最好的军队,最忠实于革命事业的军队,也会马上被敌人消灭 掉。”

在当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仍是正义战争和革命化的人,但 精良的武器装备是必不可少的,历史上的多次战斗、战役也充分证明了这 一 点 。

1. 飞行炸药包试验成功了

1948年春,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转折。国民党军由战略进攻 转入战略防御,而我人民解放军则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2月初,我华东野战军10纵在菏泽、巨野县间进行了以“诉苦”、 “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即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忆旧 社会被剥削、被压迫的苦难史,忆解放区人民翻身当家做主的幸福生活。

在“三查两忆”新式整军运动中,在师党委扩大会议上,许多干部 战士对我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大家说:萧师长执行上级命令坚决,党交给 的硬骨头敢啃,不愧是个敢打硬拼的勇将。但有勇却缺乏谋略,重打不重 训,在战术技术上不能多谋善断,有蛮干倾向。

我听后,深受触动。仔细回想,到胶东上任一年多来,打商河,克禹 城,攻德州、泰安,围汶上等战役中,每道城门的突破,每个地堡的摧 毁,每寸土地的解放,都是我们可爱的战士抱着炸药包,争先恐后、前赴 后继地去爆破,他们用血肉之躯,用自己的牺牲和鲜血谱写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凯歌。

怎样才能不用或少用人去送炸药,减少战士的流血牺牲,这个问题迫 在眉捷。

春节过后的一天夜里,时过二更,我难以入睡,苦思冥想有利打击敌 人减少我军伤亡的良策。我受迫击炮发射炮弹的原理启发,打算研制 “飞行炸药包”,于是兴奋地叫醒警卫员孙二旦。

熟睡中的小孙一骨碌跳 起来,大叫:“萧师长,有情况?”

“快把刘天祥团长、陈景三团长、刘竹溪副团长和雷英夫参谋长给我请到这里来!”

不一会儿,几个人来到师部。我开门见山地说:“今晚把各位从床上请来,主要是研究能不能用迫击炮发射炸药包这个问题。”

几位同志一听,都觉得很新鲜,马上七嘴八舌地谈出自己的看法。

性急的刘团长抢着说: “我看成,你看春节小孩放鞭炮,鞭炮为什么能 上天?!”

刘副团长一副深思熟虑的样子,慢条斯理地说:“依我看,行是行, 但得解决5个关键问题:怎么打出去、打得多、打得远、打得准、打得响。”

陈团长表示:“这些问题解决了, 一定能成功。”

雷参谋长说:“天一亮,我就派人试一下。”

战斗英雄赵明奎同志接受了这个光荣而又危险的任务。

这位全师有名的爆破大王、我的老战友曾亲自体会过炸地堡、破城门的艰险,日本 鬼子夺走了他的右眼,他身负重伤12次,是二等甲级残废。这位英雄 营长向师部立下军令状:“师长放心,搞不出飞行炸药包,我赵明奎不来见你。”

他回到营里后,顾不上吃饭,整天蹲在迫击炮旁边,与炮班同志大胆 设想,反复研究、试验, 一个一个解决了抛射重量、飞行距离、命中精 度、爆炸时间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并制成了形状怪异的的炸药包炮弹。它 们头大、身子细长、带个雷管,就像大脑袋下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后 来,尝过这玩意儿的国民党兵给它起了个“人头炮”的绰号。

一个晴朗的中午,赵明奎赶着骡子,驮了一门迫击炮和几个大炸药 包,来到师部——智楼。正在开师党委会的同志们听说“飞行炸药包”搞成了,一下子都跑了出来,请赵营长当场试验。

经过准备后,赵营长胸有成竹地喊:“装药—瞄准一放!”

“轰隆!” 一声,设在250米远的大土坎上的目标被摧毁了。

赵营长又喊: “第二发一瞄准—放!”500米处的一座建筑物在爆炸声中荡然 无 存 。

大家欢呼雀跃:“成功了!这一下送炸药可以不用人了。”

我激动地拥抱着老战友赵明奎同志,并鼓励说:“实践证明,用迫击炮抛射炸药包是完全可行的。但还要改进,要增大抛射重量和距离。”

赵明奎又带领战士用汽油筒卷成200毫米、400毫米的大口径抛射筒,解决了八二迫击炮抛射炸药重量轻、距离近的缺陷。

粟裕副司令员来到29师检查工作时,称赞“飞行炸药包”制造简 单,威力大,准确度高,是个攻坚的好办法,可以在华野尽快推广。

3月10日,我军将国民党68军203师全部包围于兰封城,我29师担 任南门和东门的主攻任务。中午12时整,3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

赵明奎大吼一声:“放!”4个土造的大口径抛射筒,连续将近千斤的炸药包送上城门楼。只见火光一闪,山摇地动,城门、城楼全部飞上了 天。赵明奎率领第一梯队,冲进了城。经数小时激战,我军以极小的代价 取得了全歼敌203师的胜利。

此役后,“飞行炸药包”这一兵器创新在华野乃至中野两大野战军 中,在打坦克和攻坚战役,如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 等得到广泛使用,大大减少了我军的伤亡,加快了战斗的胜利进程。

2. 邓小平同志肯定了这项创新

至今使我记忆尤新的是,曾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中原野战军政委 的邓小平同志发现并肯定了我师的这项兵器创新。

那是在1948年的3、4月份,中央军委下达了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5 个整编旅的任务。华野陈、粟电令我10纵和冀鲁11纵队统归刘伯承、邓 小平首长亲自指挥。

我29师打下安徽太和县后,10纵宋、刘电令我师特务营掩护13000 多名新战士送交给刘、邓首长。3月21日,两个华野主力纵队在临泉县 南的新蔡县与刘、邓大军胜利会师。

午后,在10纵指挥所,我向宋时轮司令、刘培善政委汇报工作,惊喜地见到了刘、邓老首长。

8年没见小平同志了,我激动地跑到邓政委面前行军礼: “老首长, 您辛苦了!”

当时,邓小平同志已44岁了,由于紧张的战斗生活,头发长 长的,胡子也来不及刮。他高兴地同我握手,招呼我们坐下。汇报工作 后,我们留下来同他一起聊天、打扑克。

我充满敬意地说:“邓政委,你 们从黄河打到武汉、汉水、蕲春、怀宁、安庆市和桐柏山区,经过近半年 的努力,消灭了4个国民党整编师,恢复发展了鄂、豫、皖老解放区,打 了个翻身仗,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他听后,爽朗地笑着说: “虽然我们损失是大的,但我们依靠大别山地下党和广大老苏区群众的大力支 持,脚跟站稳了,老蒋、白崇禧想把我们从大别山、桐柏山打走,那是白 日作梦喽!”

接着,又对我说:“你们10纵和冀鲁11纵来到大别山,为我 们补充了13000多名土改后的新战士,我们感激不尽。咱们紧密团结,协 同作战,将会大大推进中原地区全面胜利的进程。”

第二天,在中原战场上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斗打响了。我29师奉 命向新蔡县集结,准备围歼守敌20师133旅。

在行军路上,邓政委骑马路过化皮镇休息时,看到29师的86团第1 营后勤骡马班拉着东一包、西一捆的东西,好奇地问战士这是什么。

排长陈维林神秘地说:“这是我们萧锋师长的新式武器。”

几个战士七嘴八舌地赞贺道:这就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人头炮!”

晚上,部队住进新蔡县的东关,邓政委召集10纵师以上干部开作战 会议。会间,邓政委对我说:“好啊!老萧(当时我才32岁),你发明了什么新式武器,要对我保密呀!”

我摸着自己的头,不好意思地解释说:“是一种武器小革新,就是用迫击炮或者抛射筒打炸药包。 一般可以抛15至50公斤炸药,平射最大距离为500米,最佳射程为150至250米。粟裕副司令亲临现场指导,已在 华野推广开来,但有的单位会使用,有的单位不善使用,还需进一步完善 它。使用了它可以大大减少攻坚战中人员的伤亡。”

邓小平同志听后很高兴,拍着我的肩膀说:“你这个鬼精灵!这个发 明很好嘛!在大别山区,在敌后,有大炮也驮不上来,这个‘人头炮’ 运输起来方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平射炮。”

邓小平同志肯定了这项兵器创新,随后便指示在中野推广。

6月8、9日,我们在叶县、舞阳一带休整时,我师为中野74名旅、 团参谋长,营、连长办了一期“迫击炮抛射炸药包”使用方法训练班。 为中野兄弟部队制成了几十个抛射筒,送给他们并教会他们使用。这样, 我们的“飞行炸药包”不仅在华野,也在中野得到普及和推广,并得到 了进一步的完善,提高了安全性和命中率,为以后的攻城、打坦克提供了 有力的武器

我师发明的“飞行炸药包”,在解放战争后期的战略反攻中发挥了应 有的作用,减少了干部战士的伤亡。

毛主席总结了解放战争经验,“飞行炸药包”作为五大攻坚战术之一 载入《毛选》中。

战士们高兴地编成顺口溜传唱道:

“发射筒,真管用,容易制造好使 用;

能过街,会钻洞,高山平地都能用;

可平射,会拐弯,攻坚、坦克保打中;

左一炮,右一炮,炸得敌人空中叫”。

而敌人则惊恐地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共军的‘人头炮’。”

阻胡琏豫东战役建奇功

1. 归 建 途 中 遭 遇 还 乡 团

1948年3、4月份,10纵奉命进入大别山。第二次外线出击,改隶 刘、邓首长指挥,袭占安徽的太和县,占汝南、驻马店,进南阳地区,进 行了著名的宛西(南阳)宛东战役,完成了牵制胡琏兵团,重创张轸兵 团,保障粟裕兵团顺利南渡黄河的战役任务。

4月4日,我纵在苗庄寺休整期间,邓小平政委第一次莅临10纵。

邓小平政委在全纵营以上干部会议上,就中原新区的工作和政策做了报 告,纠正了我纵在中原新区工作中存在的“左”和右的问题,提高了广 大指战员在蒋管区扩展新解放区工作中的思想政策水平。比如,我军打下 老河口,将广播电台的机器、设备都砸了。邓政委指出,这是一种“农 业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狭隘农民意识支配下干的蠢事。为此事,我师 向中央写了深刻检讨。

6月16日,经几天休整,宋时轮、刘培善首长电令:10纵归建华野。 陈、粟首长决定发起豫东战役,第一阶段是开封战役。陈、粟电令我纵昼 夜兼程,由曹店经西平县,过平汉铁路赶至上蔡城,阻胡琏兵团北援 开 封 。

我率29师经半天一夜行程80里。17日晨7时,经过西平县的闫庄村 外时,我和4名警、通人员走在部队前面。由于赶路疲劳,我骑在马上打 着瞌睡,顺田间向东走着。战争把我锻炼得十分警觉,我眯缝着眼,透过 晨雾,猛然看见前方不足30米处有黑压压一片人,手里拿着手枪、长枪, 一副还乡团的地主武装打扮。

“有土匪!”我立即下马,吩咐4个战士散开,利用田坎、水沟向围 上来的敌人射击。

我一边指挥着, 一边用手枪还击着,这时敌人投过来3 颗手榴弹在我周围炸响,烟雾扬起尘土,把我溅了满身满脸。忽然又有两 颗手榴弹在我脚边“嘶嘶”的冒火,我手急眼快地抓起来,将它扔回到 敌群中。“轰”的一声,二三名还乡团应声倒下。

相持了近半个小时,86团刘天祥团长听到枪声,率1营迅速赶到, 对还乡团来了个反包围,不消半个时辰,全歼了这股还乡团。

西平县政府也派人赶到闫庄村,感激解放军为他们除去作恶多年的一 害。

刘天祥团长打扫完战场,急赶到我面前,埋怨说:“萧师长,看你有 多麻痹呀!总是远离部队,自己单独行动。瞧,这已不是第一次了,好险 啊!”

我表面虽然很镇静,但心里直打突突,暗叹道:要不是刘团长及时 赶到,恐怕就栽在这个西平县了。

2. 上蔡拦腰阻击胡琏

豫东战役分为开封战役和睢杞战役两个阶段,是一次包括攻坚战和运 动战在内的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大兵团作战,胜利来得艰苦,来得 不易。

解放以后,我看了楚青同志送我的粟裕《战争回忆录》,才知道当 时指挥此次战役的主要首长粟裕代司令员是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指挥的。

事情是这样的:

沙土集战役之后,1948年初,毛主席提出由粟裕带3 个纵队到“南方数省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粟分析了渡江南进的利弊 后,提出在“中原黄淮地区打一个大歼灭战的条件正在成熟”。

此意见与 中央军委、毛主席意见不同,因此豫东战役必须旗开得胜,只能打好,不 能失败。粟代司令员身上的担子是重的,压力是大的。

做出“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的主要依据是:

第一,开封是当时国民 党河南省会,是中原重镇,在政治和军事上均有重要地位。攻克开封,对 中原以至全国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蒋势必调兵增援,这会打乱敌人企图在 鲁西南与我决战部署,为我军在运动中歼灭援敌创造战机。

第二,开封守 敌处境孤立,援敌都在100公里以外,便于我华野尽速围歼。

第三,开封守敌虽有3万多人,但指挥不统一,矛盾较大,作战能力不强。

第四,开 封虽是中等城市,但我军已积累了较丰富的中小城市攻歼战的经验,特别 是10纵发明的“飞行炸药包”可以大显神通。

6月15日,华野粟代司令员,决定改变原来围歼鲁西南邱清泉兵团 的整编5师计划,由陈(士榘)、唐(亮)兵团的3、8纵队向开封急进, 就近攻取开封,以调敌西援,创造战机。

3、8纵队包围开封,使守敌惊恐万状。蒋介石惟恐开封失守,忙令 其“5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11 师(原18军)星夜兼程北援,向上蔡城 及东北地区运动。

6月16日14时,我10纵奉命自归建途中的舞阳火速向上蔡地区开 进。行至半夜,侦察得悉胡琏部指挥机关已占领上蔡县城,部队已大部北 渡洪河,并向开封方向驰援,军情十分紧急。

粟代司令下令:“决不许胡琏北援!”

时任10纵司令宋时轮与胡琏是黄埔军校同学,深知其底细与用兵的 风格。宋司令认为,只要先打敌指挥机关,定能迫使敌回师救援,我则可 在运动中各个击溃敌军,粉碎敌北援企图,胜利达成阻击任务。

接令后,我28师、29师全体指战员,不顾旅途疲劳,同敌人的汽车 轮子争时间,抢速度,20小时强行军180里,于17日9时,如神兵天降, 突然出现在上蔡城北与西北近郊。

由于军情紧急,我们部队在行进间到上蔡阻击,什么工事都来不及 挖,部队兵员得不到补充,有的连队只有50多人,有枪无人扛,我们边 走边进行政治动员。兵源靠俘虏,将成份好的进行诉苦教育,可立即调转 枪口成为解放军的一名勇士。

午后14时,85团在陈景三、张维滋的带领下攻击上蔡城北单庄、小 集庄一线,尔后占领麦仁店、李庄。

86团在张席珍、田志春带领下,占 领西洪桥、刘桥、葛庄、坡赵村等地,歼敌百余人。

87团在童金水团长、 李运城政委带领下占领运店集,从董庄、西洪桥南侧向北冲杀。

半夜,86团冲到西洪桥,直捣胡琏兵团指挥所,将胡的吉普车推翻 在公路沟里,把大汽车砸翻在公路上,胡夺路潜逃。

惊魂未定的胡琏认为这是中野部队开过来了,刘、邓的中野是他的老对头,他误认为这是我军 围城打援的计划,胡害怕我军捣其巢穴,断其后路,忙调3个旅南渡洪河 (黄河支流),回师救援。我们在行进间拦腰阻击胡琏的目的达到。

18日晨,整编11师3个旅便1个旅1个旅的向上蔡城施援。我28 师、29师各团争分夺秒,迅速抢占有利地形,筑壕沟,挖猫耳洞迎敌。

6月18日8时许,近8个师的胡琏兵团在上蔡县东起东洪桥西至麦仁 店一线,向我10纵两师阵地发起全线攻击。

敌人先以排炮摧毁我军工事, 又用机枪在村庄周围形成火力网,企图割断我团与团、营与营的联系,然 后成群步兵在坦克掩护下,蜂拥扑来。

我29师以团、营各为战斗单位, 浴血激战,至晚6时,击溃敌轮番冲击,胡琏兵团损失6000多人,我伤 500多人,亡300多人。

敌18旅轰击我87团阵地时,杨德隆副团长中弹 牺牲;

85团3连1个排在薛店阵地顽强抗击敌11旅1个营的攻击,除1 名重伤员被人民群众藏入草丛幸存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我86团在西 洪桥南不到二里的阵地上阻击着敌两个师的轮番攻击,他们用战防炮、四 0火箭筒猛烈回击,击毁敌4辆坦克,打死打伤敌人600多人,至黄昏前, 撤出阵地。

我师指在里树庄村外,随85团行动。胡琏侦察到我师指挥所位置, 就令其8个师的兵力,向我师指和85团阵地,左右两翼迂回包围。

当时, 我正在该村外的猫耳洞中与87团团长通电话,他那里情况吃紧,话未说 完,就听洞口子弹“哒、哒、哒”地响个不停。我同李曼村政委迅速钻 出了洞内,这时耳边子弹“嗖、嗖”穿过,差点让敌人机枪堵死在洞内。

这时就听百米之外敌军高呼:“捉活的!”“这里是共军指挥机关!”

情况 十分危急,我急令师警卫连组织反击,并同陈景三团长、张维滋政委和刘竹溪副团长率全体战士,连续数次打垮敌30多辆坦克在12架飞机掩护下 的集团冲锋,予敌以重大杀伤。

由于敌众我寡,我们即令全团向西北平地 “放羊”。我85团7、8连各1个班,86团1个连,在掩护大部队向西北转 移中与敌鏖战,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晚22时,我29师撤至西北的王阁、下地关、百尺集、雷庄一带,积 极抢构工事,并与左邻中野1纵取得联系,严阵以待。

第二天,南京电台广播称,“在上蔡,共军华野10纵队被击溃”,说什么 “共军29师萧锋师长被打死,宋时轮司令受重伤!”真是吹牛,撒谎骗人 不知羞耻!

胡琏兵团因遭受重创,19日撤回汝南休整。胡兵团不愧是蒋主力兵 团,打得狠,撤得快。

开封战役,经5天攻城胜 利结束,全歼守敌3万余人,

加上阻击援敌的战绩共4万余 人,敌整编66师师长李仲辛 被击毙,参谋长游凌云被活 捉。我纵在上蔡阻击,抗击着 数倍之敌(12个师)的疯狂 进攻,仅伤亡865人,歼敌 5000余人,保证了3、8纵队 开封攻城战斗的顺利进行,受 到华野陈、粟首长通令嘉奖。

22 日,我师撤至鄢陵地区待 命。

开封 一 睢杞战役(豫东战役),解放军1948 年6月20日攻克开封府

来源:大肥肥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