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些朋友明明颈动脉斑块堵得厉害,天天吃活血化瘀的药,结果呢?斑块不仅没缩小,人反而越来越容易头晕,手脚发麻,稍微走几步就心慌气短,血压还总不稳定。
有些朋友明明颈动脉斑块堵得厉害,天天吃活血化瘀的药,结果呢?斑块不仅没缩小,人反而越来越容易头晕,手脚发麻,稍微走几步就心慌气短,血压还总不稳定。
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可能出在心上,血瘀伤到了心阳,用丹参片或者三七粉已经没用了,得强心。
中医上讲“心主血脉”,心属火,脉为血之府,心阳就像血脉里的“动力泵”,能推动血液在血管里顺畅运行,就像自然界中太阳的热量能让江河奔流不息一样。
而心阳是化解血瘀、消融斑块的核心力量,当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时间过长,血脉瘀阻日久,心阳会被瘀浊耗伤,无力推动血液冲破斑块阻碍,单纯化瘀药就难以奏效,甚至可能因药性偏凉更伤阳气。
只有心阳充足了,如同动力泵重新满负荷运转,才能反过来冲刷血管、化解瘀块。
张仲景先生有个专门针对心阳不足、血脉瘀阻的方子:桂枝生姜枳实汤。方子只有3味药,桂枝、生姜、枳实。
桂枝能温通心阳,就像春日里的暖流,驱散血脉中的寒瘀,让心阳的推动力得以恢复;生姜助桂枝温通之力,还能散寒化浊;枳实理气行滞,让气血运行更顺畅。三者配伍,使心阳得复,瘀浊得以化解。
李可老先生就在这个方子基础上加减,配伍红参、川芎、地龙等组成像破格救心汤加减方,专门对付那些因为长期血脉瘀阻导致的心阳亏虚、颈动脉斑块严重的毛病,效果非常好。
7月份的一位患者王先生,52岁,是位企业高管,查出颈动脉斑块1.8mm,伴有颈动脉狭窄30%。
平素怕冷,稍微活动就头晕,偶尔还会手脚发麻;面色暗沉,嘴唇发紫,经常感觉胸口发闷;自己吃过半年的丹参滴丸和三七粉,斑块不仅没缩小,反而比之前硬了些。
结合中医四诊,辨证他由于血瘀日久,心阳被耗,出现怕冷、胸闷,心阳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运行,瘀血凝滞成块,附着在颈动脉壁上,形成斑块。
给他开方:桂枝、生姜、枳实、红参、川芎、地龙、生黄芪、山楂、三七粉(冲服)
用了一个月,患者就反馈头晕减轻了,手脚发麻的情况少了,走路也不心慌了。上个月复查,颈动脉斑块缩小到1.2mm,狭窄程度降到20%。
这个方子的思路是什么呢?
桂枝、生姜、枳实组成的桂枝生姜枳实汤,补心阳、通血脉,为血脉这台“动力泵”加油赋能,让心阳的温暖能顺畅地布达全身血管,驱散瘀浊;
红参配黄芪,仿《内外伤辨惑论》中黄芪人参汤意,增强心阳动力,补气行血;
川芎和地龙是活血化瘀的经典药对,川芎活血行气,地龙通络溶栓,能精准化解血管瘀块;
山楂消积化瘀,助斑块消融;
三七粉冲服,增强化瘀之力,又不损伤正气。
温馨提醒: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诊治思路,不作为用药指导。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来源:心脑血管专家王玉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