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5日,阳新县荆头山农场高标准农田里飘荡着风也稻香,水也稻香,充盈的稻香中皆是满满的丰收气息。“β-葡聚糖功能稻”“玮两优钰占”等高产优质稻各领风骚,凸显该场水稻生产真“有种”,推广水稻良种有一套,粮食生产局面一片大好。
9月5日,阳新县荆头山农场高标准农田里飘荡着风也稻香,水也稻香,充盈的稻香中皆是满满的丰收气息。“β-葡聚糖功能稻”“玮两优钰占”等高产优质稻各领风骚,凸显该场水稻生产真“有种”,推广水稻良种有一套,粮食生产局面一片大好。
农业发展,种子先行。上年,荆头山农场在相关科研院所指导下,引进“玮两优钰占”优质稻种子。当年十月下旬,该场吸引到鄂东南200余名看禾选种农民现场观摩,把水稻生长直观地呈现给广大农民,让农民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由此增强农民引进增产增收品种的信心。在专家组的见证下,工作人员现场在当地随机抽取1块田进行机收测产,测得“玮两优钰占”优质稻平均亩产达到1945斤,当时引起现场一阵惊呼。这一优良品种,其长势强、耐高温、抗倒伏、米质优。收获季节,正如专家所测产那般,种植该品种农工人人获得丰产。农工盛中伦说:“这个品种相当好,去年干旱的天气,我没想到还有那样好的稻子,种田的关键就是选对水稻品种。今年我有150亩稻田,还是种这个品种。”
刚过去的八月,阳新县相关部门通过航拍,又一次展现荆头山农场引进新品种——“β-葡聚糖功能稻”。只见田成方的绿油油禾苗上,“阳新大米,香传万里”八个巨型字幅格外夺目。
上演这一胜景前,阳新湖园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承接到这一稻田画栽植任务后,一心一意为推广优质稻贡献乡村振兴、农旅融合力量。设计部门在电脑里设计图案和文字,确定颜色分区和比例。接着使用GPS、无人机、3D测绘等工具打点定位,确保图案文字比例放大后仍精准。
6月14日夏播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直播湖北省夏播场景,开篇就是荆头山农场利用无人机高效率、高质量撒播稻种的现场。阳新湖园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是该场集农机服务,还有良种良法推广于一身的合作社。近年来,该合作社采用智慧农机服务农户,还有示范良种推广,由此多次登上省市媒体,这次在央视亮相,更加激发合作社服务热情。为了做好宣传,合作社在栽种管理上,按标记分区插秧,一直精心养护,以保证图案清晰。
功夫不负苦心人,只见紫色香粳勾勒的“阳新大米,香传万里”八个巨型字幅笔锋遒劲有力,黄色香粳点缀的谷穗图案饱满鲜活,而铺就这幅“大地艺术”的底色,正是阳新特有的“β-葡聚糖功能稻”。这一美景可以维持到秋收后,以提供给欣赏田园风光的游客随时观光。
阳新县恒嘉楚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监事杨洪君介绍,这三种香粳稻,是阳新土地与科技碰撞出的宝贝。紫色香粳耐湿热、抗病性强,黄色香粳适应性广、产量稳定,β-葡聚糖稻则是经过多年品种改良的“功能担当”。它们不仅守住了“香传万里”的老味道,更长出了符合当代人需求的新特质。三色香粳稻成熟后,紫色香粳的穗粒带着淡淡的花青素光泽,剥开谷壳,米粒如紫玉般温润,蒸煮时清香中带着一丝独特的回甘;黄色香粳则是阳新大米的“当家花旦”,谷穗金黄饱满,米粒晶莹剔透,煮熟后饭粒油亮弹牙,米香能飘满半条街巷;而作为底色的β-葡聚糖功能稻,更是藏着“健康密码”——每一粒米都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煮成粥时黏稠顺滑,成为现代人餐桌上的“养生新选”。
为了让β-葡聚糖大米“阳新味道”香飘更远,在阳新大米加工产业园里,企业负责人拿起一款β-葡聚糖大米礼盒说:“我们不仅做加工,更做品牌。现在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订单已经排到了秋收后。”
从田间到餐桌,阳新正打造一条“优质稻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县农业农村局派出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指导种植,联合科研院所改良品种,并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展会等方式打响“阳新大米”品牌。荆头山农场积极响应,通过宣传推广,农工接受新鲜事物眼界越来越开阔,获得良种种植效益年年递增,种粮积极性普遍高涨。
来源:阳新新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