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北约官网和政治新闻网欧洲版块的报道,当地时间9月4日,北约秘书长吕特在布拉格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防务峰会上发表演讲,其主题是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和北约的未来。在演讲中,他提到了中俄以及北约欧洲国家应该怎么做。
九三阅兵结束了,但这场阅兵的影响远没有结束。欧盟外长大肆渲染“中国威胁”,北约秘书长也没闲着,鼓吹西方应该进行备战。
据北约官网和政治新闻网欧洲版块的报道,当地时间9月4日,北约秘书长吕特在布拉格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防务峰会上发表演讲,其主题是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和北约的未来。在演讲中,他提到了中俄以及北约欧洲国家应该怎么做。
他警告说,俄罗斯和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水平”深化国防工业合作,称两国“迅速且巧妙地”增强军力,几乎“毫无透明度”。他具体提到俄罗斯年产1500辆坦克、3000辆装甲车和200枚“伊斯坎德尔”导弹,强调“北约必须迎头赶上”。
面对这样的情况,吕特便强调,西方需为“长期对抗”做准备,建议北约成员国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并大幅增加武器生产。他甚至认为,未来俄罗斯会针对北约采取武力行动。
俄罗斯是什么想法咱们先不说,这个“建议北约成员国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没记错的话是特朗普反复在北约中提到的要求。他在今年北约的海牙峰会上明确要求,成员国在2035年前,需要将国防预算提高到GDP的5%。
更有意思的是,目前北约成员国的国防军费预算是GDP的2%,这其实是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向他们提出的要求。现在吕特说着什么俄罗斯很有威胁,看到中国阅兵后,又开始鼓吹“中俄对欧洲的威胁”。其中恐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帮特朗普达成其军费GDP5%的目标。
当然,吕特肯定在看完中国阅兵后有所恐惧。中国这次在阅兵上展示出的多项全球第一可都是实打实的军事力量,只要摆在那里就足够威慑。同时,出于对俄罗斯长期的恐惧,看到俄罗斯和中国站在一起,关系还很不一般的时候就更害怕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俄乌战争。吕特是今年欧洲游说特朗普重新恢复对乌克兰援助的主力之一,尽管他向特朗普妥协,由北约承担支援乌克兰武器的费用,但至少让特朗普重新恢复对乌克兰的支援。而且近期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态度也越来越差,算是符合北约各国的心意。
另一方面,北约对俄罗斯恐惧,这种恐惧自然地传播到与俄罗斯站在一起的国家里。中国又正好是一个实力强劲、不断发展的大国,就让北约更加害怕了。这些北约国家多次指责中国给俄罗斯支援,完全不顾事实。他们想让中国也陷入这战争泥潭,同时也盼着通过中国制约俄罗斯。可惜,这场阅兵让他们的计划彻底落空。
对此中方回应很直接,要求北约停止制造假想敌和冷战思维,郭嘉昆明确表示,中国的外交关系,“从来不针对第三方”。中方的回应毫不留情,不仅回击了吕特的“中俄对欧洲造成威胁”,同时还指出了吕特言论的其他问题:
北约这么说,明显是冷战思维,制造假想敌,同时有意回应特朗普对北约的压力。这不完全是为欧洲着想,他有意放大了威胁,试图平衡多方因素,并且让北约首先为美国的目标服务。这有迹可循,比如近年来北约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强合作,这不完全是欧洲利益,而是服务美日澳的“印太战略”,在阅兵结束后点名中国就更有此意了。
北约内部也不是所有国家都同意吕特的说法,比如西班牙一直拒绝加军费的要求。距离东欧较远的国家不关心那里发生了什么,更关心本国利益,也更想要北约为欧洲服务。
综合上述的分析来看,吕特的说法和欧盟外长卡拉斯很像,其实都是欧洲安全焦虑和美国战略矛盾的缩影。
来源:一鸣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