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 周洋编辑| 方华莱初审| 陈明亮
文| 周洋
编辑| 方华莱
初审| 陈明亮
九三阅兵那天,李思思没有像以往那样站在镜头前主持,而是在家中看着电视屏幕。
阅兵结束后,她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段不到200字的感言,没想到这段充满文化底蕴的文字瞬间引爆网络。
网友们纷纷感叹,这就是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同样的事件,她能说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话。
从央视离职后的李思思,反而因为这段意外的感言收获了比在台前时更多的赞誉。
一个曾经的当红主持人,为什么会选择离开聚光灯下的舞台?
她的人生轨迹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李思思真正下定决心离开央视,源于一个让她心酸的画面。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她回到姥姥家吃饭。
吃完饭后,姥姥和姥爷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视机前,调到央视频道等着看孙女主持的节目。
姥姥的眼睛不太好,看不清电视里的人影,就拉着姥爷的手问:"思思今天穿的什么颜色的衣服?头发是怎么梳的?"
姥爷耐心地描述着屏幕里李思思的每一个细节,"穿的是蓝色的西装,头发盘起来了,今天化的妆很好看。"
这个场景让李思思的眼睛瞬间湿润了。
两位老人每天最大的期盼就是在电视里看到自己的孙女,可是现实生活中,她却因为工作太忙很少有时间陪在他们身边。
那一刻,李思思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
央视的工作确实很忙,录节目、开会、出差,几乎占据了她全部的时间。
有时候连续几天都见不到儿子一面,孩子睡觉时她还在台里工作,孩子醒来时她已经出门了。
这种生活状态让她开始反思,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到底哪个更重要?
看着姥姥期待的眼神,李思思心里暗暗做了一个决定:她要给家人更多的陪伴,哪怕这意味着要放弃目前的一切。
要说李思思的人生开挂,得从大学时期说起。
刚进北大的时候,她还是个青涩的小姑娘,但是天生的主持天赋很快就显露出来了。
大一那年,央视举办主持人大赛,李思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
没想到这一试,就试出了名堂。
她凭借扎实的文化功底和自然的台风,在比赛中过关斩将,连续好几期都拿下了擂主的位置。
那时候的她,站在台上就像变了一个人,原本内向的性格瞬间变得大方自信。
主持词信手拈来,临场应变能力也特别强。
评委们都对这个年轻的姑娘印象深刻,觉得她将来一定能在主持界有所作为。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连张艺谋导演都注意到了她。
有一次影视剧选角,张艺谋的团队邀请李思思去试镜。
那时候能被张艺谋相中,对于任何一个年轻人来说都是天大的机会。
试镜那天,李思思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完全没有化妆。
张艺谋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说:"这姑娘很有灵气。"
整个试镜过程进行得很顺利,工作人员都觉得她很有希望。
最终李思思还是选择了继续在学校完成学业,专心准备进入央视。
回过头来看,这个选择是对的,因为主持人这条路更适合她的性格和特长。
在北大的四年里,李思思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她参加过辩论赛,当过学生会干部,还经常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担任主持人。
同学们都知道,有李思思在的活动,气氛一定不会冷场。
大学毕业后,李思思顺利进入央视,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主持人之一。
刚进台里的时候,她压力特别大,因为前辈们都是业界的顶尖人物,自己这个新人很容易被比较。
第一次主持大型节目的时候,李思思紧张得手心都是汗。
后台的化妆师看出了她的紧张,安慰她说:"别怕,你的功底很扎实,只要正常发挥就行。"
走上台的那一刻,李思思深吸一口气,所有的紧张情绪都被专业素养压制住了。
那次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很好,台里的领导也对这个新人刮目相看。
从此,李思思开始接手越来越多的重要节目,包括后来的春节联欢晚会。
春晚主持对于任何一个央视主持人来说都是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李思思第一次站在春晚的舞台上,面对全国亿万观众,那种激动和紧张的心情至今还记得很清楚。
台下坐着的都是娱乐圈的大咖和各界知名人士,而她要在这样的场合保持从容淡定。
春晚那天,李思思的父母和姥姥姥爷都守在电视机前,比她本人还要紧张。
母亲一直在心里默念:"千万别出错,千万别出错。"
父亲虽然表面淡定,但是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电视屏幕。
节目进行得很顺利,李思思的表现得到了观众和同行的一致认可。
那一年的春晚结束后,她接到了很多祝贺电话,其中最让她感动的是姥姥打来的。
姥姥在电话里哭着说:"思思,姥姥为你骄傲。"
连续几年主持春晚,让李思思在主持界的地位越来越稳固。
但是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她陪伴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
特别是儿子出生后,她经常因为工作错过孩子的很多重要时刻。
李思思和老公的爱情故事,要从北大校园里说起。
那时候她刚刚因为主持人大赛小有名气,追求者不少,但是她却被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男同学吸引了。
这个男生不是那种会甜言蜜语的类型,但是行动力特别强。
李思思每次从图书馆回宿舍,他都会默默跟在后面,直到看着她安全进入宿舍楼才离开。
下雨天,他总是会提前准备好雨伞;天冷了,他会买热腾腾的豆浆送到她手里。
最打动李思思的是他的细心。
有一次她生病了,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来。
这个男生跑遍了学校附近的药店,买了各种润喉的药和含片。
还专门学着给她炖梨汤,虽然第一次炖得很难喝,但是那份心意让李思思特别感动。
两个人交往的时候很低调,因为李思思已经在媒体圈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不想让感情生活受到过多关注。
他们经常约在学校里比较安静的地方,一起看书,一起讨论学术问题。
毕业后,男友选择了金融行业,李思思进入央视。
两个人的工作都很忙,但是感情一直很稳定。
特别是李思思工作压力大的时候,男友总是默默承担起更多的家务和生活琐事。
结婚后,老公对李思思的事业特别支持。
每次她要录制重要节目,他都会提前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让妻子能够专心工作。
儿子出生后,他更是主动承担起了育儿的重担。
有一段时间,李思思因为工作太忙,情绪很低落,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妻子和好妈妈。
老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主动和她商量要不要考虑换一份时间更灵活的工作。
这种无条件的支持和理解,让李思思更加坚定了要为家庭做出改变的想法。
李思思能有今天的成就,和她的家庭教育分不开。
她出生在一个典型的高知家庭,外公、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从事工程师、医生、军人等职业。
母亲对李思思的教育特别严格,从小就要求她博览群书。
家里的书柜装满了各种类型的书籍,从文学名著到历史典籍,从科普读物到艺术赏析,应有尽有。
母亲经常说:"读书能让人明理,能让人有见识。"
除了读书,母亲还让李思思学习各种才艺。
钢琴、舞蹈、书法、绘画,样样都要学。
小时候的李思思经常抱怨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在玩,自己却要上各种兴趣班。
现在回想起来,她特别感谢母亲的严格要求,这些才艺培养了她的艺术素养和台风。
父亲因为是军人,平时很少在家,但是他对女儿的教育理念是"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认真"。
虽然陪伴时间不多,但是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李思思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小时候的李思思就显示出了语言天赋,经常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拿奖。
老师们都说这孩子天生就是当主持人的材料,声音好听,表达能力强,台风自然。
上中学的时候,李思思已经开始担任学校各种活动的主持人了。
每次有重要的文艺晚会或者庆典活动,老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
那时候的她还很青涩,但是站在台上就像变了一个人,自信大方,落落大体。
这种从小培养出来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养,为李思思后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即使现在离开了央视,她发表的每一段感言都能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也是她能够在网络上引起共鸣的重要原因。
从央视离职后,很多人都在猜测李思思是不是"混不下去了",还有人恶意传言说她嫁给了某个老富商。
这些流言蜚语让李思思很无奈,但是她选择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离职初期,李思思确实有过迷茫和不安。
毕竟放弃了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前路如何还不清楚。
但是看到儿子每天放学回家都能见到妈妈时兴奋的样子,她觉得这个决定是对的。
很快,李思思就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她开始接一些商业活动的主持工作,这些工作时间相对灵活,既能保证收入,又不会占用太多陪伴家人的时间。
出人意料的是,商演主持的收入比在央视时还要高。
因为她的知名度和专业水平摆在那里,很多企业都愿意出高价邀请她主持活动。
一场活动的收费,相当于她在央视好几个月的工资。
李思思还涉足了自媒体和电商领域。
她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文化见解,很快积累了大量粉丝。
这些粉丝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央视主持人身份关注她,更多的是被她的文化内涵和人格魅力吸引。
做电商直播的时候,李思思选择的都是一些文化类产品或者家庭用品,符合她的个人风格和价值观。
她从不夸大产品功效,也不会为了销量去推荐自己不认同的东西。
这种真诚的态度赢得了粉丝的信任。
现在的李思思,工作时间完全由自己掌控。
接活动可以选择周末,做直播可以安排在儿子睡觉后。
这样的生活节奏让她能够真正平衡事业和家庭。
更重要的是,她有了更多时间从事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
李思思经常在社交平台分享一些传统文化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欢传统文化。
这种文化传承的工作让她觉得很有意义。
李思思的儿子虽然年纪小,但是特别懂事。
有一天晚上,母子俩一起看动画片,儿子突然说:"妈妈,我不想长大。"
儿子认真地说:"因为我长大了,你和爸爸就会变老,我怕你们离开我。"
这句话让李思思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一个几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担心父母变老的问题,这种纯真的孝心让她既感动又心疼。
从那天开始,李思思更加珍惜和儿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钟。
她会耐心地回答儿子的每一个问题,会陪着他做手工、搭积木、讲故事。
这些看似平常的亲子时光,对于她来说都是无价的财富。
周末的时候,一家三口经常会去公园散步或者去博物馆参观。
李思思会用她的文化知识给儿子讲解各种历史故事和文化典故。
儿子虽然听不懂全部内容,但是他喜欢听妈妈用温柔的声音讲故事。
现在的李思思,每天早上都能亲自送儿子上学,下午能够接他放学。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聊天,这种普通的家庭生活让她觉得特别幸福。
她经常在社交平台分享和儿子的日常互动,网友们都被这种温馨的家庭氛围感染。
很多人留言说,李思思现在的状态比在央视时更加自然和快乐。
李思思也意识到,陪伴孩子的童年时光是不能重来的。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再多的金钱和成就都无法弥补。
所以她现在很庆幸自己做出了离职的决定,虽然放弃了一些东西,但是得到的更珍贵。
结语李思思用自己的选择诠释了什么叫做"成功"的多样性。
有人觉得事业有成就是成功,有人觉得家庭和睦就是成功,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要忠于自己的内心。
她从央视的聚光灯下走向平凡的家庭生活,看似是一种退步,实际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生智慧。
现在的李思思,既保持了专业能力,又拥有了充足的家庭时间,这种平衡的生活状态或许才是最理想的人生模式。
她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人生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职场上的成就,更体现在对家人的陪伴和对内心的忠诚上。
来源:以苒Zran一点号